主页 > 办公自动化 > excel已知坐标求方位角(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

excel已知坐标求方位角(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

2023-09-25 09:0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 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

要求解一个点相对于中心坐标的方位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方位角通常用极坐标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方向为正。

假设中心坐标为原点O,目标点为P(x, y)。首先计算目标点相对于原点的水平距离r,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

r = √(x^2 + y^2)

然后,使用反三角函数来计算方位角θ,具体使用正切函数:

θ = arctan(y / x)

需要注意的是,反三角函数的结果通常是弧度制,如果需要以度数表示,可以将弧度值乘以180/π进行转换。

这样就可以求得目标点相对于中心坐标的方位角θ。

2. 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值

CAD方位角是指从参考方向(通常是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某一方向的角度。在CAD中,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指定点或输入坐标进行绘图,每次绘制都可以确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这时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点的坐标以及它们与参考方向的夹角来得出CAD方位角。

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计算出起点和终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然后利用反正切函数求出夹角,最后根据夹角的正负以及参考方向确定CAD方位角。

3. 已知坐标求方位角计算例题

后视方位角是不需要设置的,输入设站点和后视点后,仪器会自动计算两点所在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照准后视按测量(或确定)键后仪器记录此角度为起算角度,随后即可放样。

已知两个坐标点。求这两点之间的直线的方位角啊。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测量计算题目。而且全站仪里用的都是城市坐标系中的点。都是以X轴为北方向的。所以说,根据已知的两点坐标求出ΔX(X轴坐标增量)和ΔY(Y轴坐标增量)然后按三角函数就算出方位角F了。

4. 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度

设两点坐标为(x1,y1),(x2,y2)。角度为A,则tanA=绝对值(x1-x2)/((y1-y2),角度A小于等于90°

5. 已知坐标求方位角和距离

公式为:d²=|x1-x2|²+|y2-y1|²,∴d=√{(x2-x1)²+(y2-y1)²}。 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距离。 (x1,y1)到(x2,y2)距离计算步骤, x2-x1=纵向长度=勾边, y2-y1=横向长度=股边, 勾平方+股平方=弦平方, 弦平方开根=弦边=长度。

6. 已知坐标求方位角求象限角

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

ΔxBA=xA-xB=+123.461m

ΔyBA=yA-yB=+91.508m

由于ΔxBA>0,ΔyBA>0

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

αBA=arctg =36°32'43.64'

ΔxBP=xP-xB=-37.819m

ΔyBP=yP-yB=+9.048m

由于ΔxBP<0,ΔyBP>0

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

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

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 arctg

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 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

∠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

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

ΔxAP=xP-xA=-161.28m

ΔyAP=yP-yA=-82.46m

αAP=180°+arctg =207°4'47.88'

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

∠PAB=αAB-αAP=9°27'55.76'

7. 已知坐标求方位角计算器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中文名

坐标正算

外文名

Coordinate is

性质

科学

类别

数学

计算实例:

实例1,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

XB=XA+ΔXAB (5.1)

YB=YA+ΔYAB (5.2)

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根据三角函数,可写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ΔXAB=DAB·cosαAB (5.3)

ΔYAB=DAB·sinαAB (5.4)

式中ΔX、ΔY的符号取决于方位角α所在的象限。

实例2. 已知直线B1的边长为125.36m,坐标方位角为211°07′53〃,其中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1536.86 ,837.54),求直线另一个端点1的坐标X1,Y1。

解: 先代入公式(5.3)、(5.4),求出直线B1的坐标增量:

ΔXB1=DB1·CosαB1=125.36×cos211°07′53〃=-107.31m

ΔYB1=DB1·sinαB1=125.36×sin211°07′53〃〃=-64.81m

然后代入公式(5.1)、(5.2),求出直线另一端点1的坐标:

X1=XB+ΔXB1=1536.86-107.31=1429.55m

Y1=YB+ΔYB1=837.54-64.81=772.73m

坐标增量计算也常使用小型计算器计算,而且非常简单。如使用fx140等类型的计算器,可使用功能转换键INV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换算键P→R以及x←→y键。按键顺序为:

D INV P→R α = 显示ΔX X←→y 显示ΔY。

如上例,按125.36 INV P→R 211°07′53〃= 显示-107.31(ΔXB1);

按 x←→y 显示-64.81(ΔYB1)

8. 已知坐标怎么求方位角的度数

直接带入方向导数公式:θ是平面上点P(x,y)对应的一个角,实为极坐标系下点P的极角(这里告诉你了r和θ,其实就是极坐标系了)、函数的定义域内的每一个点对应一个θ。其中扩展资料:直线方向的导数:若在有向曲线C上取一定点作为计算弧长s的起点,若以C的正向作为s增大的方向;M为C上的一点,在点M处沿C的正向作一与C相切的射线l,方向的方向导数就等于u对s的全导数,即曲线C是光滑的,其参数方程为x=x(s),y=y(s),z=z(s),函数u=u[x(s),y(s),z(s)],.

9. 已知坐标求方位角及倾角

(Ⅰ)倾斜角的大小为 . (Ⅱ)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运用。 (1)利用参数方程 ,消去参数t的值的,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从而得到倾斜角的大小。 (2)将极坐标A,B,化为直角坐标,依题意得点 的直角坐标分别为 ,那么直线 方程为 ,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 ,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判定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即由点 到圆的最短距离得到。

相关推荐

企业办公软件都有哪些?

办公自动化 2024-01-14

数控车床自动编程用什么软件?

办公自动化 2024-01-12

写字间物业管理方案

办公自动化 2023-12-09

自动化的好处和坏处

办公自动化 2023-12-05

单片机有什么特征?

办公自动化 2023-11-27

excel2007教程|excel2007教程下载

办公自动化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