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09:33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直接使用√。直接使用√,但在统计时使用SUM(IF(A1:A7="√",1,0))数组公式,A1:A7表示考勤的记录。
分析如下:
1、首先把部门资料、人事资料,这些资料全部弄好(包括员工编号、姓名、卡号、部门、就职日期等等)
2、再把公司上班下班的作息时间定义好,考勤规则班次设置好,人员班次分配好
3、以上弄好后,员工上下班打卡后,从指纹打卡机导出来的考勤数据记录,进行数据统计,统计完成后,你就可以看考勤明细表,考勤日报表、考勤汇总表、考勤异常表,加班统计表,请假汇总表等。
如果你已经打卡的话,一般都是按照打卡的时间来算的,一般应该是不会算时间的,一般都是算天数的。
而且你要看你上的是电子厂还是主持人之类的节目。还是服装厂之类的。
一般他都是会算天数吧,如果是电子厂的话。那么需要一天上够12小时的班,如果不是电子厂的话。那么只需要上够八个小时就可以啦。
指纹考勤机导出的数据计算考勤的方式有两种:
1.通过机器本身计算,有的考勤机机器自带一些排班功能,在机器上设置好考勤规则,员工考勤之后,可以在机器的报表管理里面下载标准报表(excel格式),这个标准报表就是根据用户在机器上设置的考勤规则和员工的实际打卡情况生成的一个excel组合报表(报表的左下角可以切换考勤记录、排班信息、考勤汇总、异常情况等多张统计表)。中控智慧的K28、H10都支持这种排班功能
2.通过电脑上的考勤软件进行计算,有一些公司班次比较复杂,临时变动的情况也较多,还有个别跨天的时间段,这种情况机器就无法准确统计,需要在电脑上安装考勤软件,通过软件进行统计,一般是先把人员信息导入软件,在软件上设置好考勤规则,后期再将用户的考勤记录导入软件,通过软件生成excel报表
考勤机的数据采集方式分为联网型和非联网型(也叫U盘导入)。
联网型:在考勤软件中,通过考勤机机号与考勤机IP地址的设置,进行连接成功,选择下载考勤数据,一般是下载最新的考勤数据,也可以下载考勤机所有的考勤数据。
非联网型:这类考勤机采集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把U盘插进考勤机中,进入MENU菜单,选择U盘导入,也有的机器会在数据下载中,卡式报表选择。直接按“ok”键。导出成功后,插在电脑直接查看考勤数据就可以了。
考勤机功能如下:
实时出勤查询:在任何情况下,不进行任何考勤设置,都能实时查询各员工的刷卡记录(包括刷卡人、刷卡时间、刷卡性质、窗口号)及未打员工,也可进行按条件查询部分或全体人员的刷卡记录(如:输入工号、日期及时间),便可查询该员工此时间段内的打卡明细。
基本出勤处理:根据事先的定义的考勤设置能对各种出勤数据进行处理,自动判断迟到、早退、缺勤的人员及有效打卡时间内的打卡明细情况。如:可单独查询迟到、早退情况、缺勤情况及有效打卡时间的打卡明细,不正常的打卡数据等,在这些查询功能中都可按条件进行查询;迟到早退查询功能中还可输入相应的分钟数,以便查询大于此时间数的人员。
多种的考勤统计:能实时统计员工的上下班、加班、迟到、早退、请假、缺勤等相关出勤信息(上面记录着员工不正常出勤的次数及分钟数)形成一张综合性汇总报表,也可按条件(日期、工号、部门等)进行统计工作。
自动扣款统计:根据出勤情况及考勤设置,能自动统计所有员工某时间范围内的出勤应扣款额,方便了薪资计算。
加班自动统计:根据员工加班打卡时间及企业安排加班时间,自动统计员工的实际加班及安排加班时间内的加班时间,灵活适应各种企业的加班时间统计。
异常事项处理:对因公事耽误打卡的人员可进行补卡处理,对请假员工可进行请假处理,对某人员、某班次的时间变动可进行工时调整处理,月底统计进将自动计算请假天数。
灵活的班次设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灵活设置班次数目,各班次标准上下班时间,轮班、换班等设置工作。
灵活的打卡限制:可灵活设置各班次的上下班有效打卡时间,杜绝员工随意打卡,使管理更方便、合理,员工有组织、有纪律。
灵活的考勤设置:可根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任意设置考核的字段数(如:迟到、严重迟到、早退、严重早退、缺勤等),各字段对应考核时间范围及考核对象;并可对各字段、各班次(管理人员、工人)进行不同处罚金额
自动判断上下班卡:系统根据设置情况自动判断员工的打卡数据是上班卡还是下班卡,无须人为干预。
迟到早退不同颜色表示:系统根据员工打卡数据,和已经设置好的上下班时间,自动判断迟到早退时间,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迟到和早退。
管理员只需要在keyfree管理系统后台中进行勾选考勤类别,再导出相应的考勤报表即可简单地统计考勤数据。
首先我们可以滑动到每个人的时间上面去,然后将所有的时间给选中,然后计算总和就可以了,直接用excel表中的一键计算总和就行了
设定第二行和第三行,列间距为3,行高20。选中A至AG,AH列间距为8。分别往格子里添加字,A3填“编号”,B3填“姓名”,AH3填“小时/天”。A2和A3做合并单元格,并且文字竖排。B2和B3合并单元格,并且添加文字“日期”,再添加45度框线。AH2和AH3合并单元格。日期的下面一样,填上星期。再把编号按序号排列下去,并复制姓名。然后,把格式改写一下,填上有考勤记录的,打个勾(按住Alt+41420)。
每月的个汇总表,绩效工资才可以衡量标准
制作步骤:
1.首先,如下图,前三行留空。在A4输入一个姓名,从A4开始直到H4加上边框。
2.选择A1:H1,选择【合并单元格】。
3.双击合并后的单元格,输入公式:=TEXT(NOW(),"yyyy年mm月考勤表")注意:为了防止6月份该函数自动变化,可以在月末粘贴成数值保存。
4.在B3输入1,并向右填充日期,本例填充7天,也就是当月的1到7号。注意:实际情况可以填充到31,并用IF判断,如果超过本月的最大天数显示空白。
5.在B2输入当月的第一天,并向右填充。注意:这里也可以用时间公式完成。如果月份和年份处用下拉菜单生成,此处和表头均可以用公式自动生成,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6.选中刚才输入的日期,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自定义】处输入:aaaa,并点击【确定】按钮。这样,刚才输入的日期就变成“星期几”的显示样式了。
7.在一个用不到的空白列输入对考勤的标记,然后在名称框输入【选项】并回车。这样就定义了一个“选项”的名称。
8.选中姓名右侧的空白位置,选择【数据】-【数据有效性】。
9.在【允许】处选择“序列”,在来源处输入:=选项,勾选【提供下拉箭头】。这样,就在B到H列生成了下拉菜单,可以对员工的考勤情况进行标记。
10.最后一步,要对当月的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在记录区域的右方,如下图设置统计格式。其中I4:N4要输入公式统计。双击I4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B4:$H4,I$3)注意:公式中对原始区域和表头的引用是特别要关注的地方。
11.然后将公式向右拉,就返回了该员工当月的考勤统计情况
补充资料
Microsoft Office是一套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套装,它可以在Microsoft Windows、Windows Phone、Mac系列、iOS和Android等系统上运行。与其他办公室应用程序一样,它包括联合的服务器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从2007版的Office被称为“Office System”而不叫“Office Suite”,反映出它们包括服务器的事实。
Office最初是一个推广名称,出现于1990年代早期,指一些以前曾单独发售的软件的合集。当时主要的推广重点是:购买合集比单独购买要省很多钱。最初的Office版本包含Word、Excel和PowerPoint。“专业版”包含Microsoft Access,Microsoft Outlook 当时不存在。随着时间的改变,Office应用程序逐渐集成,共享特性,例如:拼写和语法检查、OLE数据集成和VBA脚本语言。微软将Office延伸作为一个开发平台,可以借由专用商店下载第三方软件搭配使用。
Office常是制作文档文件的标准,而且有一些其他产品不存在的特性,但是其他产品也有Office缺少的特性。自从Microsoft 2007 Office System开始,有一个和以前版本差异很大的用户界面,该界面被称为Ribbon界面,并沿用在Microsoft Office 2010、Microsoft Office 2013和Microsoft Office 201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