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18:13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导线平差计算的口诀:
对于直接对观测点的观测坐标值进行近似平差的方法:例如是附和导线,已知点A,B,C,D,用A点定向,全站仪测出导线点坐标附和到C,设全站仪测出C点坐标为Xc1,Yc1,已知C点坐标为Xc,Yc,用C点的观测坐标值与已知坐标值比较,得到fx=Xc1-Xc,fy=Yc1-Yc;可以计算出导线闭合差fd,就是fx的平方与fy的平差和再开平方。
测量员app计算闭合导线平差方法: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
5,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闭合导线计算步骤:
名称 表示 原理
(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
(角度总和) ∑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 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
(坐标闭和差) Fx △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Fy △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 K F/D(1÷F×D)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β=∑β测-∑β理∑β测所有观测值的总和;∑β理所有所有水平角总和的理论值.导线全长闭合差:Fd=√(fx2+ fy2)
附合导线是 导线测量的一种,通过测量夹角和边长计算点的 平面坐标的方法称为导线测量,它还包括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 导线测量。
严丝合缝的近义词是密不透风。
【中文名】: 严丝合缝
【拼音】: yán sī hé fèng
【解释】: 指缝隙严密闭合。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举例造句】: 真像铸就的一样,螺丝搬子竟严丝合缝地把钢轨接起来了。史阜民《十八列火车》
【拼音代码】: yshf
【反义词】: 漏洞百出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缝隙严密闭合
问题有问题,既然是电子水准就不应该叫"导线"应该叫做"水准路线"其平差主要是计算水准路线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首先计算出每段水准高差,根据高差和控制点起算高程,利用平差易软件进行计算。
等级水准测量中,在数据处理前一般需要计算高差测量的偶然中误差,以判定外业测量是否达到测量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
几何水准测量一般按往返测量,根据测段高差往返测量较差计算每公里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的方法如下:
式中 △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 测段长或环线长(km);
n —— 测段数;
注意,这里的每公里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指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的中数的中误差,并非指单程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
利用工测通GSP软件,检查测段的往返测高差后,会自动计算出每公里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表示整个高程控制网测量的精度,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W ——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N —— 水准路线环数。
但是全中误差的计算需要较多数量的环,一般要求至少20个环线,否则计算的全中误差结果不太可靠。因此,一般中小型高程控制网没有计算全中误差这项指标的条件。而多以偶然中误差评定测量精度。
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如下:
1.根据场地面积及特殊要求确定导线测量等级。
2.利用小比例尺图纸,在图纸上选点。
3.实际踏勘、选点、埋石。
4.对全站仪进行校正、鉴定。其中包括对全站仪和棱镜底座校正使对中误差小于1毫米,鉴定出加、乘常数。
5.外业观测(水平角和水平距。
6.绘制平差略图,进行平差计算,出控制点成果表。
对于直接对观测点的观测坐标值进行近似平差的方法:例如是附和导线,已知点A,B,C,D,用A点定向,全站仪测出导线点坐标附和到C,设全站仪测出C点坐标为Xc1,Yc1,已知C点坐标为Xc,Yc,用C点的观测坐标值与已知坐标值比较,得到fx=Xc1-Xc,fy=Yc1-Yc;可以计算出导线闭合差fd,就是fx的平方与fy的平差和再开平方。
同时就可以计算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当导线全站相对闭合差不大于规范规定时,就可以进行坐标改正数的计算:Vxi=(-fx/D)(D1+D2+D3+....Di-1),Vyi=(-fy/D)*(D1+D2+D3+....Di-1),其中D是导线全长,(不包括高级边,包含连接边),Di-1是第i点之前的导线边长。
改正后坐标为:Xi=Xi1+Vxi,Yi=Yi1+Vyi 对于高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高程改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