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12:51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基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前向信号传输流程如下:
1. 核心网侧的控制信令、语音呼叫或数据业务信息通过传输网络发送到基站(在2G、3G网络中,信号先传送到基站控制器,再传送到基站)。
2. 信号在基站侧经过基带和射频处理,然后通过射频馈线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3. 终端通过无线信道接收天线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然后解调出属于自己的信号。反向信号传输流程与前向流程方向相反,但原理相似。每个基站根据所连接的天线情况,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扇区。基站扇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十千米。不过在用户密集的地区,通常会对覆盖范围进行控制,避免对相邻的基站造成干扰。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处理能力,决定了基站的物理结构由基带模块和射频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基带模块主要是完成基带的调制与解调、无线资源的分配、呼叫处理、功率控制与软切换等功能。射频模块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频信道和基带数字信道之间的转换,以及射频信道的放大、收发等功能。
RRU通常情况下,(Radio Remote Unit)) ,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直放站就是将基站射频信号接收放大再传送出去。区别就是直放站会将噪声同时放大,而射频拉远则不会。 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内,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RRU的工作原理是: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 RRU同基站接口的连接接口有两种: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射频接口)及OBASI(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 开放式基站架构)。其中,CPRI组织成员包括:爱立信、华为、NEC、北电、西门子。OBSAI组织成员包括:诺基亚、中兴、LGE、三星、Hyundai。 信号覆盖方式上,RRU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NodeB引出。也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RNC引出。这两种覆盖方式都是常规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3扇区,但配有多余信道板以及多余基带处理设备的基站可以利用基带池共享技术,将多余的基带处理设备设为第4小区 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都可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数字光纤传输技术传输基带信号,并共同遵守标准的CPRI和OBSAI接口。使用中可实现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远端机的互相替换。 两者均可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选用哪一种取决于宏基站的载频数量和该室内业务量需求。如果宏基站载频多、容量很富裕,用数字光纤直放站拉远更合适,同时可减少扇区扰码。如果该室内业务量需求较大应选用RRU作信号源。如果业务量需求很大,如大型写字楼、会展中心等,应考虑数字光纤直放站、RRU和宏基站的联合组网。 在覆盖距离上,两者均可作为基站拉远系统供用,数字光纤直放站用作载波池拉远,RRU可用作基带池拉远。载波池拉远距离取决于小区覆盖半径和光在光纤上的传输速度,数字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其动态范围也较模拟信号大,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端机更大的信号覆盖;同时,数字信号不随光信号的衰减而衰减,因此其传输(拉远)距离也进一步增加了。经计算,最远可达40km以上,用作基带池拉远的RRU基本不受距离限制,可拉得更远。 在组网方式上,RRU作为拉远单元可单独使用,而数字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在实际应用时,近端机是一个,而远端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网上可并联也可串联,组网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菊花链形、环形、树形等等。 在扰码的使用上,数字光纤直放站射频信号的扰码总是同施主基站的扰码相同,数字光纤直放站也不增加基站信道板硬件容量和正交码容量,所以在扇区内大量采用并不会增加扰码。射频拉远单元RRU是利用基站剩余的信道板和基带处理设备组成新的扇区,通过光纤系统拉到远处,有人称它为基带池技术,也有人叫它拉远的微蜂窝技术,总之,它具有硬件容量,并且拥有新的扰码和同步码。由于RRU具有基站性能,在宏基站的扇区内大量采用必然会增加很多扰码和邻区列表,会发生导频污染,软切换增加。如(图6)所示。在网络优化时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传输时延上,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时延比较大,因为存在两次变频过程。而RRU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延不明显。 在底噪抬升上,数字光纤直放站仅采用ADC和DAC,此过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声,从而抬升上行噪声。而RRU传输的为纯基带信号,可不用考虑底噪问题。 从成本上,采用RRU技术,可以节省常规建网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机房,节约基带单元的投资。RRU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于城区机房条件不理想或者机房匮乏的情况,但是应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纤进行传输。但在价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贵1/3左右。对于一拖一的系统,数字光纤直放站成本优势不明显,但一拖多,成本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等。各种基站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如下:宏基站一般有专用的机架,可以提供容量,下面介绍其主要特点和应用环境。
1、 特点 容量大,需要机房,可靠性较好,维护方便。 覆盖能力:比较强,使用的场合较多;馈线长度大于70m时,馈线损耗较大,对覆盖有一定的影响。 容量:根据配置的载频数,支持的用户数可以变化;总的来说宏基站可以支持的容量比其他产品要大很多。 组网要求:2Mbps传输(可用微波或光纤)。 缺点:设备价格较贵,需要机房,安装施工较麻烦,不易搬迁,灵活性差。
2、 应用环境 广域覆盖:城区广域范围的覆盖;郊区、农村、乡镇、公路的覆盖。 深度覆盖:城区内话务密集区域的覆盖,室内覆盖(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微基站 微基站可以看成是微型化的基站,将所有的设备浓缩在一个比较小的机箱内,可以方便安装;同时微基站和宏基站一样可以提供容量。微基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环境如下。
1、 特点体积小,不需要机房,安装方便;不同作用的单板一般集成在设备上,维护起来不太方便;
覆盖能力:可以就近安装在天线附近,如塔顶和房顶,直接用跳线将发射信号连接到天线端,馈缆短,损耗小;可以根据覆盖需求选择相应功放的微基站,其覆盖范围不一定比宏基站小;
容量:微基站体积有限,可以安装的信道板数量有限,一般只能支持一个载频,能提供的容量较小。 组网要求:2Mbps传输(可用微波或光纤)。
缺点:室外条件恶劣,可靠性不如基站,维护不太方便。 2、 应用环境 深度覆盖:城区小片盲区的覆盖,室内覆盖(如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城区的导频污染区覆盖。 广域覆盖:采用大功率微蜂窝覆盖农村、乡镇、公路等容量需求较小的广域覆盖。
宏基站和微基站均包括三种类型: 常用基站扇区配置 基站扇区配置 适用原则 典型使用区域
三扇区 最主要的扇区配置,能够承载较高的业务量,广泛应用各类地区。 市区、密集市区、繁华乡镇等
全向站 主要解决信号覆盖;针对话务量较低而且覆盖受限的区域。 农村地区、山区 单扇区/两扇区 主要解决信号覆盖;针对有明确覆盖需求或话务量集中的区域。 交通干线、室内覆盖(地下停车场等) OTSR(全向发射扇区接收) 主要解决信号覆盖;针对有明确覆盖需求、覆盖范围广、当前话务较低的区域。 乡镇、开发区等 射频拉远
射频拉远是指将基站单个扇区的射频部分用光纤拉到一定距离之外发射的设备,光纤拉远的基带部分安放在原基站,可以和原基站的其他扇区共用CE等资源,可以提供容量。下面介绍射频拉远的特点和应用环境。
1、 特点 体积小,安装方便,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将设备放置在比较远的位置,用光纤把信号送到发射点。 由于可以补偿拉远带来的传输延迟(基站侧芯片集成器用延迟的方法对传输延迟进行补偿),与光纤直放站相比没有了延迟导致的各种问题。
远端模块的维护不太方便,选用时需要注意 覆盖能力:馈缆损耗很小,覆盖能力较强。
容量:占用基站一个扇区的容量 组网要求:需要一根专用光纤与源基站连接。 缺点:室外条件恶劣,可靠性不如宏微基站,维护不太方便 2、 建议应用环境
机房位置不理想导致馈缆很长的站点,使用射频拉远将射频部分拉到天线附近,减少馈缆损耗,增加覆盖范围。 容量需求比较大,但无法提供机房的区域 广域覆盖:用于高速公路、农村、乡镇等区域。为了节省投资,可以设计多扇区基站,用射频拉远把其中某些扇区信号送到合适的地点,如绕开山体的阻挡等,最大限度满足覆盖需求。 深度覆盖:用在城区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区域,比如某个基站的某些扇区发射方向存在遮挡时,可以用射频拉远把信号送到遮挡物的后面发射。 直放站 直放站是一种信号中继器,对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根据需要放大,本身不能提供容量,其应用环境主要包括覆盖不好且容量要求比较小的区域和容量要求比较小的广域覆盖。
应用最广泛的直放站包括无线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两大类。其中的区别主要是施主基站的信号通过无线途径还是光纤传播到直放站 无线直放站可以细分为宽带直放站、选频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主要区别是直放站使用的频段。光纤直放站可以分为星型和多点两类,主要区别是前者采用并行方式通过光纤将信号分配给多个远端,而后者采用串行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各种直放站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
WiFi,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不再陌生的一个词汇。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遍布WiFi信号的空间里生活工作。WiFi的日益普及也让我们与互联网世界的连通变得更为便利,也更为紧密。但关于WiFi的由来,你知道多少呢?
WIFI的标志
WiFi的官方全名是Wi-Fi,在业界普遍认为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但实际上Wi-Fi最早是出现在ITAA(美国国际科技协会)的一个论文中,作者是菲尔贝朗格。而事实上,根据菲尔贝朗格的语句,Wi-Fi一词再当时是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存在完整的单词形式。
IEEE 802.11是WiFi的第一个版本,其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在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分别是5GHz 和2.4GHz。 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的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这两个版本的频段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当今主流的WiFi信号标准。
IEEE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这也是在此之前我们家用和商用的主要WIFI频道,当然在技术的进步下,5GHz同样也开始凸显其优势,被更多的产品所支持。另外,在确立WiFi标准的同年,也就是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于2002年10月改名为Wi-Fi Alliance。),主要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蜘蛛匣WiFi是深圳歌途文化独立研发的智能基站产品,覆盖全国333个地级市,2865个县城,旨在铺设一条全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高速公路,现在全国范围招募梦想合伙人。
65和90度是水平半功率张角,天线有水平增益的,这个角度越小水平的辐射范围就越小,相对距离就会增加。一个基站一般是3个天线,也有1、2、3、4个天线的,一幅天线至少是一个扇区,有可能有多个扇区。
目前主设备的指标都还是不确定,出分布方案时是按满功率输出43dBm,下面是LTE分布系统的设计要求
TD-LTE系统(参照TD-LTE试验网要求)
(1) 信号覆盖:RSCP≥-105dBm
(2) 干扰保护比:在覆盖区域内满足参考信号SINR(同频网络空载) > 12dB的概率大于90%,SINR(同频网络满载)>0dB的概率大于90%。
(3)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在室外距离建筑物外墙10米处,室内信号泄漏强度应小于室外覆盖信号10dB以上。
(4) 可接通率:
要求在TD-LTE 网无线覆盖区90%位置内,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5) 服务质量:
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数据业务为 10%。
(6)TD-LTE系统采用MIMO天线方案,需要新增一路天馈线。为了保证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以上间距,约为1~1.5m,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0.4~0.6m)。
移动网络区域的划分包括:
1. 小区(cell):移动网最小的单元。
2. 基站区:一个基站管辖的区域。如果采用全向天线,则一个基站区仅包含一个小区,基站位于小区中央;若采用扇形天线,则一个基站区包含数个小区,基站位于这些小区的公共顶点上。
3. 位置区(LAC):可由若干个基站区组成。移动台在同一位置区内移动可不向系统进行位置登记。
4. 移动交换业务区:一个MSC管辖的区域,可由若干个位置区组成。一个公用移动网(PLMN)通常由多个移动业务区组成。
5. 服务区:由若干个相联的PLMN覆盖区组成的区域
6. 系统区:由若干个统一系统的服务区组成。
65和90度是水平半功率张角,天线有水平增益的,这个角度越小水平的辐射范围就越小,相对距离就会增加。一个基站一般是3个天线,也有1、2、3、4个天线的,一幅天线至少是一个扇区,有可能有多个扇区。
GSM是一个时分多址的系统,系统将每个载频分成8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就是一个物理信道。同时基站的每一个小区都需要分配最少一个的物理信道作为控制信道,如BCCH一定要有,手机通话是在业务信道上进行,因此基站最多可以同时提供手机通话数应该是:载频数*8-小区数。如1/2/3的基站配置意思是基站共有3个扇区,载频数分别为A扇区1个、B扇区2个、C扇区3个,整个基站最多可以同时容纳45个用户通话。
2G系统中,考虑到频分复用,为了提供大容量,一个扇区需要有几个载频。3G系统中,由于采用码分多址,一个频点可以被很多扇区复用,这个时候2G时经常提到的载频的概念不太合适,于是提出载波的概念,一个扇区、一个基站甚至一个lac区都可以是一个载波或者几个载波。
银行卡ic芯片无法读取是说,这个银行卡的IC芯片出了问题,没办法被读取,或者是机器设备出了问题不能够读芯片卡,可以换一台机器试一试,银行卡有问题就去发卡银行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