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01:07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rl串联电路公式为RL=R1+R2+R3。
RL电路,全称电阻-电感电路,或称RL滤波器、RL网络,是最简单的无限脉冲响应电子滤波器。
它由一个电阻器、一个电感元件串联或并联组成,并由电压源驱动。
最基本的被动线性元件为电阻器(R)、电容器(C)和电感元件(L)。
这些元件可以被用来组成4种不同的电路,RC电路、RL电路、LC电路和RLC电路,这些名称都缘于各自所使用元件的英语缩写。
它们体现了一些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来说很重要的性质。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有两种,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知识点有,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串联分压,分得的电压于电阻成反比。并联电路知识点。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3: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并联分流,分得的电流于电阻成反比。
功率因数表示一个负荷所需要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P/S
平常我们说的系统的功率因数是整个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电路的功率因数、线路的功率因数、电机的功率因数等也相同。
在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P/S,在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由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决定,用COS∮表示,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或电阻与阻抗之比。在此情况下,单相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就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角差的余弦值。
在三相对称正弦电路中,各相的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均相同,三相对称正弦电路的总视在功率等于各相视在功率之和,三相对称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单相功率因数,因此三相对称电路的总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也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各相电压电流有效值的乘积之和,三相功率因数就是等于单相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较低的负荷工作时需要较多的无功功率。譬如电灯、电炉的功率因数COS¢=1,说明它们吸消耗有功功率,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一般在0.7—0.85左右,说明它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很低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减少,但是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基本不变,所以无功功率所占比例增大,电动机的COS¢就更低,甚至低于0.5。
因此,对于发电厂来说,就必须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也输出无功功率,在输出的总功率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各占多少,不是决定于发电机,而是取决于负荷的需要,即取决于负荷的功率因数。如果功率因数过低,就表示在输出功率中,无功功率的比例很大,这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很不利的。
功率因数过低,电源设备的容量就不能充分利用。我们知道,电动机和变压器在运行时不能超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在相同的变压器端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情况下,负荷的功率因数越低,变压器能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少,电动机也一样。
负荷的功率因数越低,在保证变压器的输出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时,能够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少。也就是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在电源和负载之间送过来又送回去,变压器必须供给负荷所需要的这一部分功率,但是又不能做有用功。也就是变压器不能充分利用。
功率因数过低,在线路上将引起较大的电压降落的功率损失。在线路上输送的有功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低,说明线路上的无功功率越大,因而通过线路的电流越大。由于线路具有一定的阻抗,能量在线路上送过来又送回去,当然会造成损失,电流越大,线路的压降和功率损失就越大。线路的电压降落增大,会使负载的电压降低,而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例如电动机的转速会降低,。线路功率损失增加,就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因此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并且改善电网供电质量。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分为好几种:1)一般用公式COSφ=P/S,COSφ是功率因素;P有功;S无功;2)第二种可以用COSφ=R/Z,R电阻Z总的阻抗;等方式。
在用Excel中,计算功率因数公式如下图:
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它等于
由此可以看出,电路中消耗的功率P,不仅取决于电压V与电流I的大小,还与功率因数有关。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负载的性质。对于电阻性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0,因此,电路的功率因数较大(
);而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π/2,并且是电压超前电流;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则为-(π/2),即电流超前电压。在后两种电路中,功率因数都为0。对于一般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就介于0与1之间。
一般来说,在二端网络中,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潜力。因为用电器总是在一定电压U和一定有功功率P的条件下工作,由公式:
可知,功率因数过低,就要用较大的电流来保障用电器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输电线路上输电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线路上焦耳热损耗增大。另外,在输电线路的电阻上及电源的内组上的电压降,都与用电器中的电流成正比,增大电流必然增大在输电线路和电源内部的电压损失。因此,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输电电流,进而减小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一、在编辑--连结中取消。针对有外部资料。
二、公式取消,若不知哪有公式,在工具--选项--检视-有个公式选中,则有公式的全以公式出现。取消公式。针对部份公式。也许有的公式是你是要用的。
三、全选-复制-右键选择性粘贴,粘贴数值,取消所有公式。
是正常的。12V的铅酸电瓶是由6个单元格串联的,每个单元格的充电终止电压大约是2.6V左右,6×2.6=15.6V,如果发电机正在充电的时候测量得16V是正常的。不用担心,祝你愉快!不同使用领域的电池会有不同的电压,电动车用12伏电瓶充满电后的电压一般在13.3V左右,汽车起动用电瓶充满电后的电压一般在12.8V~13.0V。若电瓶电压在10.5V左右就应该充电。
并联电流公式:i=i1+i2+i3。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所有元件的电流之和。i是总电流,i1、i2、i3分别是元件1、2、3的电流。
并联电流公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1.所有并联元件的端电压是同一个电压,即电路中的V。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所有元件的电流之和。i是总电流,i1、i2、i3分别是元件1、2、3的电流,i=i1+i2+i3。
实例:民用照明灯泡都是并联接到220V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因此每只灯泡所承受的电压均为220V,而外电路的总电流则是流过所有灯泡的电流之和。
串联和并联电流计算
串联电路中:U=U1+U2,I=I1=I2
并联电路中:U=U1=U2,I=I1+I2
以上公式中:U是电压,I是电流。
在Excel中,用concatenate函数连接字符串。比如公式”=CONCATENATE(A2,'|',B2)”,就是将A2单元格与B2单元格的字符串用"|"字符串联起来
串联:R=R1+R2+……+Rn
过程: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所以
R1+R2(以R1,R2为例)=U1/I+U2/I=(U1+U2)/I=U总/I=R
(U总为电源电压,R为等效电阻)
即R1+R2=R
并联:1/R=1/R1+1/R2+……+1/Rn
过程: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
I总=I1+I2
U/R总=U/R1+U/R2
1/R总=1/R1+U/R2
(R总为等效电阻,U1,U2,R1,R2均为实例)
excel如何合并文字内容?
1.打开一张Excel工作表,表中输入两列数据,内容是文字类型。
2.在新的一列中单元格输入公式=F5&G5,按回车。
3.在公式单元格的右下角点击小十字架,下拉至需要填充的单元格
4.最后就可以将两列中的文字内容进行合并了。
设角频率为w,则阻抗Z=jwl*R/(R+j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