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22:04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E4期初余额要手工输入
借方余额就输入正数,贷方余额输入负数。
D4=TEXT(E4,"借;贷;")
向下复制公式。
E5=IF(SUM(B5:C5),E4+B5-C5,)
向下复制公式。
从E4开始往下选择,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自定义,在右边类型框里输入
0.00;0.00;
这样E列不会显示负数。
一、看科目余额方向 1、首先要确定这个科目属于哪类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资产类、成本(费用)类的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一般贷方。
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所以,余额应该在借方。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算出期末余额后如果是正数余额就在记账符号增加的那方,如果是负数则在记账符号减少的那方。
根据不同类型账户,以增加数和减少数判断。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具体如下:
1、贷方登记减少数;
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4、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5、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的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这个公式是错误的,应该是期末借方余额等于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
这个期末余额是下期初期余额的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
不同的账户之间在计算期末余额的时候有一些不同,
例如,负债和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一般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我理解的贷款余额通俗的讲就是统计期末欠银行的钱。
贷款账户可以分成 非循环贷、循环贷、贷记卡账户、准贷记卡账户、催收账户等。
对于非循环贷、循环贷来说贷款余额就是未偿本金;
对于贷记卡账户,贷款余额包括已出账单的本金、利息、费用以及未出账单的本金;
对于准贷记卡账户包括本金、利息;
对于催收账户指全部欠款。
是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如月,季度或年度)内每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在一定期间内所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合计。其中,借方的金额合计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的金额合计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是个流量的概念。余额是指某一特定时期某账户中左方金额合计与右方金额合计之差叫做余额。所以会计科目汇总表中的借贷双方的金额是指本期发生额。科目余额汇总表亦称“总账余额汇总表”,它是按照总账科目余额编制的。遵循下列公式: 资产类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期初余额的借方和贷方无需计算,上一年度结转下来的借方和贷方余额,就是本期的期初余额的借方和贷方。说的通俗点就是期初余额指的就是一月一日开始前会计帐上的余额也等于上年度的期末余额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D3公式为:
=IF(AND(B3="",C3=""),"",IF(SUM($E$2,B$3:B3)-SUM(C$3:C3)>=0,"借","贷"))
E3公式为:
=IF(D3="","",IF(D3="借",SUM($E$2,B$3:B3)-SUM(C$3:C3),SUM(C$3:C3)-SUM($E$2,B$3:B3)))
将这两个公式向下复制
这只是一个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期初借方余额怎么计算
答:1、期初余额的借方和贷方的意思是:上一年度结转下来的余额。本期借方期末余额=本期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期初余额=上期借方期末余额
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期初贷方余额怎么算
期初余额就是上一年的期末余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如月,季度或年度)内每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在一定期间内所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合计。其中,借方的金额合计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的金额合计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 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的是动态指标,它可以提供一定时期内各个会计要素的动态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会计学说法,期是会计期间,本期也称当期,相对应的是前期,后期。会计期间按公历分,一个会计期间可以是一天,一月,一季,半年或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