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22:2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N=Z 2 ×(P ×(1-P))/E
Z为置信区间、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E: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乘以z值,即总的误差p:目标总体占总体的比例。(比如:一个班级中男生占所有学生的30%。则p=30%)。
置信度是自己给的前提,不是算出来的。
比如:每个样子在95%的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就是用一种方法构造一百个区间如果有95个区间包含总体真值,就说置信度为95%(包含总 体真值的区占总区间的95%)。
结果看置信区间啊。 EXCEL的预测无非还是在给定置信区间下对总体值的估计而已。这是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样本越多越好。 预期用EXCEL 不如老老实实把样本数据做统计分析,一步一步做下来
你这道题可以用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公式进行计算,你按照我的方法用Excel进行计算,不用查任何统计学表格:
平均电脑拥有率=788/100=0.788
平均电脑拥有率98%置信区间的下限=0.788-NORMSINV(1-(1-0.98)/2)*SQRT(0.788*(1-0.788)/1000)=0.7579
平均电脑拥有率98%置信区间的上限=0.788+NORMSINV(1-(1-0.98)/2)*SQRT(0.788*(1-0.788)/1000)=0.8181
你把我的公式黏贴到Excel中就可以得出计算结果;NORMSINV(1-(1-0.98)/2)为标准正态分布98%置信区间的双侧临界值(2.3263),你也可以通过查找统计学表格得到这个数值;SQRT为开平方函数。
置信区间公式:可信区间=阳性样本平均值±标准差(X±SD)。置信区间的常用计算方法:Pr(c1<=μ<=c2)=1-α。其中:α是显著性水平(例:0.05或0.10),Pr表示概率,是单词probablity的缩写。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其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个概率”。
1、在“数据”选项下的“数据分析”中,选择“回归”;
2、在“回归”中,选择y值输入区域为a2:a7,x值输入区域为b2:d7,勾选默认的置信度95%,输出选项中的输出区域选择当前表格的f1单元格,确定;
3、f3:g8是“回归统计表”,f10:k14为“方差分析表”,f16:n20为回归参数表;
4、由回归统计表可以看出,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大,相关性不明显,根据回归参数表,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43.8823+0.49046*x_1+0.358891*x_2+0.495528*x_3
1
打开excel软件,打开相应的数据文件。
2
选择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多列数据。
3
点击【数据】功能,进入相应的功能框。
4
选择【预测】功能,点击【预测工作表】功能,数据模拟分析有效完成。此时设置成功。
5
点击确定后,调出【创建预测工作表】,显示预测页面。
6
选择【更多选项】,并调整【置信区间】水平,会出现相应的置信区间范围走势。
7
点击确定后,置信区间数据及图表添加成功。
1、一般所给样本数据,均以横向排列,SPSS 软件则是要求纵向数据排列,所以可以直接粘贴原横向排列数据,在excel快速转置成纵向数据,避免手动数据输入的繁琐与错误。
2、复制excel纵向数据,粘贴到SPSS软件数据输入区的第一列,另外,可以在“变量视图”项中双击对数据格式进行更改。
3、设置好数据后,在工具栏中依次选择“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项。调出探索对话框。
4、然后,将区间估计的数值,选择到“因变量列表“(本例:重量)中,再点击“统计量”按钮,调出“探索:统计量”对话框,再勾选“描述性”项,设置置信区间。
5、最后,依次点击“继续”—“确定”按钮,即可得结果。
1打开excel软件,打开相应的数据文件。
2选择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多列数据。
3点击【数据】功能,进入相应的功能框。
4选择【预测】功能,点击【预测工作表】功能,数据模拟分析有效完成。此时设置成功。
5点击确定后,调出【创建预测工作表】,显示预测页面。
6选择【更多选项】,并调整【置信区间】水平,会出现相应的置信区间范围走势。
7点击确定后,置信区间数据及图表添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