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11:2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具体解决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以此表格为例,需要统计数学和英语都大于(包含等于)80分的人数。
2、在J5单元格输入=COUNTIFS(C2:C22,">=80",D2:D22,">=80")。
3、回车以后看到结果为3,从表格中用眼睛我们也可以看到符合条件的是标注出来的三个人。
4、那么该函数是什么意思呢?COUNTIFS(C2:C22,">=80",D2:D22,">=80")其实与countif函数基本差不多,函数里多了一个数据列,多了一个条件,表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人数。
我们规定,单科成绩59分以上的是及格,低于等于59分的是不及格。那么在F3中可以输入:
F3=IF(C3>59,"及格","不及格")
H3=IF(E3>120,"及格","不及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if函数必须的条件:每一个 if函数必须使用英文的括号括起来,如【=IF(C3>59,"及格","不及格")】;括号内为三个数据,如【(C3>59,"及格","不及格")】,第一个数据是条件,如【C3>59】,第二数据为满足第一个数据后返回的结果,通常使用英文的引号括起来,如如【"及格"】,第三个数据是不满足第一个数据时需要返回的结果,也用英文的引号括起来,如【"不及格")】。
经常出现的错误:其中的符号如逗号和引号皆为英文,即所谓的半角);if的右括号放在了条件的后面,这是在多个条件使用if函数
对学生的成绩单只简单地分为“及格”和“不及格”,显然太过于粗略,能不能再进一步分析呢?
我们规定,单科成绩低于60分是不及格,大于或者等于60分,但是又低于80分是一般,大于或者等于80分,但是又低于90分是良好,90分以上是优秀。
这个就需要我们运用到IF函数嵌套。IF的嵌套书写前,首先你要理解自己要达到的要求,并将要求数学化,也就是使用数学的模式表达出来,IF函数多重嵌套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它看做分段函数,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F3=IF(C3
H3=IF(E3
需要注意的是IF嵌套函数书写,我们一般把它分解成几段IF常规函数。如【F3=IF(C3
Sumif改成=SUMIF(INDIRECT("sheet"&ROW(1:8)&"!B2:B40"),A5,INDIRECT("sheet"&ROW(1:8)&"!E2:E40")) 即可操作求和。一、SUMIF函数只能带一个条件,其格式为判断区域,条件,求和区域。解释:条件判断区域:就是所以求和的条件域;条件:求和条件;求和区域:所示求和的引用单元格区域。二、面举例如说:求张三总销量,函数为:=SUMIF(C3:C16,"张三",D3:D16),条件判断区域为:C3:C16 条件为:张三 求和域为:D3:D16。三、SUMIFS函数,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SUMIFS(统计区域,第一条件区域,条件,[第二条件区域,第二条件....])。
1打开excel,点击需要输入if两个条件的单元格,比如用语文和数学成绩>=60分为及格,否则不及格作为示例,点击顶部的输入框,输入=if(and(第一个单元格>=60,第二个单元格>=60),"及格","不及格")
2如图所示,第一个单元格已经出现结果了
3把鼠标指针放在单元格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拉
4已经完成if输入两个条件了。
1、打开Excel,在输出数据的单元格点击工具栏上的“函数”--“逻辑”--“IF”,然后点击确定。
2、点击确定后会弹出一个框框,第一个表示条件,后面两个是判断条件的结果。点击标注的地方,选择数据,一般不用选择全部的数据,只需选择里面的其中一个即可。
3、选择A2,假设我们用IF来判断成绩及不及格。如果条件<60分,说明不成立,就显示不及格,否则的话剩下的都是及格的分数了。
点击确定后,就可以看到判断的结果了,将鼠标放在第一个结果后面,当鼠标变成【 】时,我们双击它就可以得到全部的结果了。
分数不是还分及格、良好或者优秀的 又该怎么判断 其实很简单,就是连续使用IF就好了,术语上叫“IF函数嵌套”。比如我想60-70显示及格,70-80显示良好,80分以上显示优秀
再设置60-70分的显示及格,然后同样地,再第三行,又点击IF,进行嵌套。
同样的方法,设置良好和优秀,如果后面还要再继续分的话,也可以继续嵌套,那么第三行就不要写优秀了。
同样的,把鼠标放在第一个结果右下角【 】,双击后就可以显示全部的结果了。
=IF(AND(A1=B1,A1>C1),"好","坏")ADN是指满足条件1并且满足条件2,则返回 好,否则返回 坏。
2.=IF(OR(A1=B1,A1>C1),"好","坏")OR则是指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则返回 好,否则返回 坏。
3.=if(条件1,if(条件2,"xxx","yyy"),"zzz")
公式写法:=if(判断对错,对时显示结果,错时显示结果),如:=if(a1>1,1,0);
后两个结果分别可以换成if()公式。如:
=if(a1>1,if(a1>10,3,1),0)
=if(a1>1,1,if(a1>0,0,-5))
计算机计算时,是从最外层if开始计算的,就是先判断最左边,第一个if(),所以如果判断较多时,可以只用大于号>,或小于号。
1、如本例,根据A列和B列的条件求得[一组A的总销量]的和是多少,结果在E2单元格。
2、选中E2单元格,在单元格中输入[=],然后点击【插入函数】按钮。
3、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或选择类别】中选择[全部]选项;在【选择函数】中选择[SUMIFS]函数,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4、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将光标移动到第一个参数后面的对话框中,选择C2:C7单元格区域,即要求和的数值单元格。
5、返回到工作表中,可以求得[一组A的总销量]为数值[2],结果正确。
1、首先在excel表格中输入一组数据,需要针对该组数据设置满足条件显示不同结果。
2、在B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A1>=90,"优",IF(A1>=80,"良",IF(A1>=70,"中","差")))。
3、然后点击回车即可得到对应A1单元格的数值显示为“良”。
4、下拉公式到所有的数字的位置,即可得到所有的对应的数字的显示结果。
1、首先在excel表格中的A列中输入一组数据,根据不同的条件返回不同的数值。
2、例如满足A1单元格输入A,则返回a,完整公式为:=IF(A1="A","a",IF(A1="B","b",IF(A1="C","c","")))。
3、点击回车生成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此时A1单元格为B,则返回了小写字母b。
4、然后向下填充公式,即可将对应A列的输入的数值返回需要显示的数据。
由于你的图没有行列标号,所以暂按“职位”在A1、“入职”在B1单元格的操作,则公式在I2单元格,应该为:=IF(B2=1,1,IF(B2=2,IF(OR(G2>=2,H2>=2000),1,0.8),IF(B2=3,IF(OR(G2>=4,H2>=5000),1,0.6))))或者是:I2=CHOOSE(B2,1,IF(B2=2,IF(OR(G2>=2,H2>=2000),1,0.8)),IF(B2=3,IF(OR(G2>=4,H2>=5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