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13:58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无法复制粘贴可能是由于文件被保护了的原因,在系统中打开需要编辑的excel表格。
2、在excel文件中的工具栏里点击文件选项卡进入文件设置界面。
3、在文件选项卡的工具栏中点击信息按钮进入信息设置菜单。
4、取消所有保护工作薄的功能即可从新对文件薄进行任意修改,取消保护文件薄功能之后复制粘贴功能即可恢复。
一般而言,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包括案例标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对案例事件的反思等四个部分。另外,有些案例还有附录,主要是将一些有关案例主题的补充材料如对具体问题的访谈记录、能够反映案例主题的数据和表格甚至学生的作业等放在案例叙述之后作为附录。
1、案例标题。任何教学案例都需要有标题,标题最好能够突出案例中的典型情境或反映出案例中事件的主题。一般而言,案例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可以用案例中的事件作为案例的标题,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如《采摘前后》、《打人之后》、《整齐便利小柜格》等;另一种形式是将案例事件所反映的主题作为案例的标题,这就需要将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加以明确和归纳,如《磁铁》这一案例也可以命名为《教师怎样预设富有层次的引导问题》。
2、案例背景。所有的课堂事件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与背景之中的。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原因、条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介绍对于读者完整地理解案例的过程、评判案例中问题解决的策略是否合适等都非常重要。实际上案例背景就是案例事件和过程的“前因”,有此“前因”,才能有案例的发生过程这一“后果”。不同的背景前因,常常会导致不同的问题解决后果。对案例背景的叙述要简明、清楚。
3、案例事件与过程。教学案例的主体就是对案例事件以及案例发生过程的描述。在描述的时候要围绕着案例的主题,说明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发展的,产生了哪些突出的问题,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反复、挫折和困难,问题解决的效果等。总之,要对事件发生、发展以至结局有较为完整的描述。
在描述案例中事件发生的过程时,要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有目的地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加以取舍。而且,对事件的描写不是对事件过程的“场记式”的记录,即不是将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而是应对已经发生的这一段过程的“教育学加工”,将与案例的主题相关的场景、话语与行为等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当然,在描述时要注意避免出现个人情绪和个人观点的过度干预,在行文中不要出现对事件经过的价值评价和判断,以免影响读者对整个教学事件的认识。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故事情节合情合理。
4、对案例的反思。对案例事件进行分析与反思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回顾与再分析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过程。在反思部分,一般主要涉及到:案例事件的发生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自己对案例事件发生过程的感想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类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等等。当然,每一个教学案例的反思都会有所侧重,不需要面面俱到,主要还是抓住案例撰写者感触最大的方面进行剖析。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说教学案例除标题外,一般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案例反思三个基本的结构要素,并不是指每一个教学案例都必须分为这样三个部分来写,也就是说这不是教学案例的必须的写作结构,而只要一个教学案例中包含有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就可以了。
首先要有一个所有名字的数据表,用数组公式查询指定名字的所有数据。
上传带行列号的有数据示例的表格截图,清楚说明已知条件,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你准确的答案。1、打开Excel 电子表格,点击界面右侧新建空白工作簿。这个案例是统计票数的,和统计订单数是一个意思。
2、在票数一栏输入公式“=COUNTIF(D2:N2,"支持")”,之敲击回车键,这一栏就统计完了。
3、选中“厉苍天”票数的那一栏。将鼠标移动到边缘出现十字的时候,往下拉,Excel就会自动统计余下的票数。
这样就不用在手动输入公式计算了,如果有很多行的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1、在excel中打开需要使用if函数的表格。如示例中需要给学生按成绩判定该学生是否及格。
2、将鼠标移至想要判定的单元格后面的单元格里,输入“=if()”。
3、鼠标移至“=if()”的括号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引伸出一列对if函数英文解释,其中logical-test表明该位置输入if函数判断条件,value-if-ture表示该条件成立该位置输出的值,value-if-false表示该条件不成了该位置输出的值。
4、我们在if括号里输入“C4<60,”,这表面判断条件是张三成绩的对应单元格数值小于60,而逗号表示判断条件输入完毕。
5、接下来输入成绩小鱼60条件成立的结果为“不及格”,并且这个结果需要用英文输入下的双引号圈住,再用逗号分开下一步判定。
6、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输入判定不成立的结果为“及格”。
7、输入完毕后点击回车,if函数就算输入成功了,并且判定结果也展现出来了。
单元格运用是Excel中的术语,指用单元格在表中的坐标位置的标识。是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学习内容。
单元格运用分为A1和R1C1两种引用样式。在A1引用样式中,用单元格所在列标和行号表示其位置,如C5,表示C列第5行。在R1C1引用样式中,R表示row、C表示column,R5C4表示第五行第四列,即D5单元格。
扩展资料
IF函数一般是指Excel中的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可以使用函数 IF 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1.选择 PPT中表格 设置数字格式的图表,切换至“布局”面板,在“标签”选项板中,单击“数据标签”按钮,在弹出的列表框中,选择“其他数据标签选项”选项.
2.弹出“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切换至“数字”选项卡,在“类别”列表框中选择“数字”选项
3.单击“关闭”按钮,即可设置数字格式
推荐用indirect函数
案例:
比如下表,每个月的奖金列表有一张单独的 sheet,人员名单都是一样的,现在需要把每个月的奖金列到总表中。本例只调用数据,不做任何计算。
解决方案:
1. 在 B2 中输入以下公式,向下向右拖动公式,就已完成:
=INDIRECT(B$1&"!B"&ROW())
这又是 indirect 函数加和不加 "" 时,调用变量和值的应用场景
B$1 的值是“1月”
& 为联结符
ROW() 返回当前行号
B$1&"!B"&ROW() 的结果就是:1月!B2
! 表示 sheet 名,1月! 就会到”1月“这张 sheet 中读取数据
当下拉的时候,行数会随 row() 函数递增,结果会依次变成 1月!B3,1月!B4...
当往右拉的时候,列号会随 B$1 递增,结果会依次变成 C$1, D$1...即 2月、3月...整个函数值就依次变为 2月!B2、3月!B2...
打开一个Excel工作表。在任意位置输入一个等于号。在左侧的函数中选择其他函数。找到COUNTA点击确定。选中要统计的范围点击确定。返回后看到统计的有内容的单元格的个数。
具体的解决方法为:
1、使用此数据表作为示例来插入数据透视表。
2、安装完成后,您无法进入数据透视表页面,但会出现带有无效字段名称的提示。
3、转身检查原始图像,可以看到标题行中的一个单元格为空白,这就是字段名称无效的原因。
4、为其添加标题名称“Total Score”并将其插入数据透视表。
5、现在不会弹出错误消息,并且将完成数据透视表。
1、打开Excel 电子表格,点击界面右侧新建空白工作簿。这个案例是统计票数的,和统计订单数是一个意思。
2、在票数一栏输入公式“=COUNTIF(D2:N2,"支持")”,之敲击回车键,这一栏就统计完了。
3、选中“厉苍天”票数的那一栏。将鼠标移动到边缘出现十字的时候,往下拉,Excel就会自动统计余下的票数。这样就不用在手动输入公式计算了,如果有很多行的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