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14:16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分时间段,比如上午中午下午,每一时间段人物,做什么事。
凌晨: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天快亮的时候。通常指0-5点,或0-6点。
清晨: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00这段时间,冬日要晚些。
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指清晨至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早晨6点以后至正午十二点一段时间。
中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为一天的正中,也叫正午。即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按时辰午时指的是11:00-13:00
下午: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指日落以后天黑以前。冬夏时间有差异,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日落不见而天色未黑,天色先黄后暗,所以亦称“黄昏”。
晚上:指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一般指18:00-24:00。
半夜:一般指现在的零点。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23:00-1:00)。
深夜:是指半夜以后,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与凌晨的划分时间段相同,“深夜”与“凌晨”的区别在于“深夜”通常是指前一天晚上的延续,“凌晨”则是指第二天的开始。
白天:日升与日落之间或从黎明到天黑之前的时间,即一天中有日光的这一段时间。
夜晚:天黑以后到黎明前。通常指下午6点到次日的早晨5点这一段时间。
另外也有以下简单的时间段划分:
凌晨00:00—5:00、清晨5:00-6:00、早晨6:00-8:00、上午8:00—11:00、中午11:00—13:00、下午13:00—17:00、傍晚17:00—18:00、晚上18:00—24:00。
这个用if函数公式就可以解决了,举例一下if早上8点到下午4点称为早班,就可以写成if()=早班,括号内填写你定义的时间日期
首先在桌面上找到表格,将表格打开。
2、打开之后,在表格里面输入一串日期数字,选中它单击鼠标右键之后选中设置单元格格式。
3、进入到单元格格式之后,在数字一栏里面点击日期这个选项。
4、接着在类型里面勾选选择的日期格式,这样就可以在电子表格中打日期了。
1.取张白纸,横向放置。在白纸中央画一个表格。表头写上“时间”和“内容”。
2.在表格旁边画上两朵荷花,画上几片荷花叶子。
3.在白纸上方,画上太阳和白云。在表格左右两侧画上几座小山。
4.美化表格,将荷花涂成红色,荷叶涂成绿色。
5.将小山涂成青色,荷塘涂成蓝色。
6.在表格中写上“暑假计划内容”。可以写每天的生活安排。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时间表就是每天做什么的都按表格制定的严格执行。就是从你17点下班以后,吃饭+休息1个小时,然后从19开始学习,一天学习多少章节,多少内容,一个星期后达到什么结果,周六周天全天怎么安排,这样坚持下来,月底测试一下就知道自己英语水平是否提高
要给出一个区分这三种的时间点,就是说你希望XX点~XX点是上午,XX点~XX点是下午,XX点~XX点是晚上。
1.
根据A列的时间,B列判断是上午、中午、下午还是晚上,要求,0点<=时间<12点,判断为上午,12点<=时间<14点,判断为中午。
2.
A列的单元格设置为时间类型,B列里,B1单元格输入=IF(HOUR(A1)<12。
3.
IF(AND(HOUR(A1)>=12,HOUR(A1)<14),"中午",IF(AND(HOUR(A1)>=14,HOUR(A1)<18),"下午","晚上")))
4.
然后鼠标悬停在B1单元格的右上角,当鼠标变为实心十字型形状时,向下拖拉
正常来说夏季由于作息时间的调整基本上都是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个别单位或有差距,冬季为早上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下午一点或两点上班,五,六点下班,作息规律比较正常,当然由于南方(海南省)和北方(黑龙江省)宁夏与新疆(时差2个小时左右),每天的时差都很大,所以各地都有些差异,,
半夜12点用数字写0:00还是24:00都可以。
分析过程如下:
夜里12时用24时记时法可以表示为0:00,也可以表示为24:00。
所以半夜12点用数字写0:00还是24:00都可以。
扩展资料
分段计时法与二十四时计时法:
【分段计时法(十二时计时法)】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计时法。
【二十四时计时法】这是广播电台、车站、邮电局等部门采用的0到24时计时法,按照这种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2时就是14:00……夜里12时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时间单位换算关系:
1年=12个月(平年,闰年为13个月);1个季度=3个月;1个星期=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中国古代时间单位换算:
(1)一甲子即60年。
(2)1个月=3旬;1旬=2候=10天;1候=5天。
(3)1刻=15分钟;1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4)1夜=5更;1更=5点;1点=24分钟。
(5)1个时辰=2个小时。
十二时辰和方位对照表如下:
子时(半夜11—凌晨1点)。丑(凌晨1点—3点)。寅(凌晨3—5点)。卯(日出5点—早晨7点)。辰(早晨7—上午9点)。巳(上午9点—11点)。午(中午11点—1点)。未(下午1点—3点)。申(下午3点—5点)。酉(傍晚5点—7点)。戌(晚上7点—9点)。亥(晚上9点—11点)。十二时辰是从子时算起。不是什么时辰对应什么方向,而是什么时辰什么地点对应什么方向。
在古代的时候是按十二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分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每个时辰相对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在古代是没有钟表可以看时间的,都是通过天气或者看太阳的方位来计算时间。自从到新世纪中国时间就分成24小时,凌晨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按24小时制是通过时间耒区分的,应该是每三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O点~3点是拂晓,3点一6点黎明,6点一8点是清晨,8点一12点是上午,12点~18点是下午,18点~23点是晚上,但是有的地方来划分时间段估计有所差别,大致还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