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20:15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统计分组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 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其目的是把同质总体中的具有不同 性质的单位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和组 间资料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 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统计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统计分组应遵循一下几项原则:
1.必须坚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别性,这是统计分组的一个基本原则:
2.必须符合完备性原则,即所谓“穷举”性。
3.必须遵守“互斥性”原则,即总体任一单位都只能归属于一组,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分组标志就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分组标志是对总体进行分组的依据,分组标志一经选定,必将突出总体单位在此标志下的差异,而将总体单位在其它标志下的差异掩盖起来。
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每一总体都可以按照许多个标志来进行分组,具体按什么标志分组,主要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例如:研究人口的年龄构成时,就应该按“年龄”分组;研究各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就应该按“经济类型”分组,等等。
2、在若干个同类标志中,应选择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有时可能有几个标志似乎都可以达到同一研究目的,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主要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
3、结合所研究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分组标志。例如,有的标志在当时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但后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可能已经时过境迁,此时,进行统计分组就要选择新的分组标志来进行分组。
统计分组体系有两种:
1、平行分组体系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
2、复合分组体系
对同一总体同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
第1步:确定组数。一组数据分多少组合适呢?一般与 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由于分组的目的之一是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因此组数的多少应适中。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组数太多,数据分布就会过于分散,这都不便于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不少于5组且不多于15组。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数据的多少和特点及分析要求来确定组数。
第2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差。组距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及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第3步: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一)大量观察法
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搜集数据资料阶段(即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对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认识具有规律性的总体数量特征。大量观察法的数理依据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指虽然每个个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而在数量上几存有差异。
但对总体而言可以相互抵消而呈现出稳定的规律性,因此只有对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观察值的综合结果才会趋向稳定,建立在大量观察法基础上的数据资料才会给出一般的结论。统计学的各种调查方法都属于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由于所研究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多层次性,需要我们对所研究现象进行分组或分类研究,以期在同质的基础上探求不同组或类之间的差异性。统计分组在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统计调查阶段可通过统计分组法来搜集不同类的资料,并可使抽样调查的样本代表性得以提高(即分层抽样方式);
在统计整理阶段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使各种数据资料得到分门别类的加工处理和储存,并为编制分布数列提供基础;在统计分析阶段则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来划分现象类型、研究总体内在结构、比较不同类或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学中的统计分组法有传统分组法、判别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
(三)、综合指标法
统计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的特征是通过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的。所谓综合指标,是指用来从总体上反映所研究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范畴及其数值,常见的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等。
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尤其是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描述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如何最真实客观地记录、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是统计指标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
答: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选定的变异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或组别的一种统计方法。在技术上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周延性、互斥性、分组标志的同一性。
(一)径赛项目分组编排的原则:
1. 根据各项目参赛人数统计、跑道数、赛次、录取方法和裁判员情况等,报定径赛分组计划。
2.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同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组里。
3.按成绩录取分组时(包括不分道跑项目),应把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相对集中编在一组。
4.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必须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别编排在各组内。
5.不分道的径赛项目每组人数不应超过12人,否则应将他们分成两组同时起跑。
(二)径赛项目分组的方法:
1、蛇形法
如有报名成绩,则按报名成绩排序后,采用蛇形分组方法进行。如初一男子100米,18人,有6条跑道。先按运动员成绩优劣排序,然后蛇形排列,把运动员分别编在各组内。
2.斜线法
分组时如无报名成绩,且人数较多,可采用斜线分组法,将参赛运动员的卡片或号码按单位依次上下排列,然后用斜线通过卡片或号码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