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20:32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首先,进入Excel表格,现在对下列数据进行求和。
2、输入公式=sum(。
3、接下来,选取数据。
4、添加括号,敲击回车键。
5、公式数据就出来了。
6、现在选中数据,键盘敲击Ctrl+C(复制)。
7、键盘敲击Ctrl+V(粘贴)。
8、粘贴时,点击只有“值”的粘贴。
9、点开某一个含有公式的单元格时,公式已经转换成数值了。
通常这种情况是有这么几种原因 :
1.求和公式针对的单元格有一部分被隐藏;解决方法:选中全部单元格后,单击右键,选择“取消隐藏”
2.由于其他原因单元格内的数值被限定了位数,导致部分数据未显示,不过这种情况通常为小数部分。举例而言,数值被设定的格式是不显示小数,但可能大部分负数的数值有小数,或者正数的数值被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了,但这种情况的差距不会很大。还有可能是并没有对数值设定具体格式,但设定了单元格的固定列宽,限制了可显示的数值位数,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3.EXCEL内有数值出现了格式错误或公式错误。
4.求和公式出错。
5.求和公式内涉及到其他SHEET内的数值。
可以考虑新建一个EXCEL文档,将整张EXCEL表格粘贴过去,这样有助于更快查找差错。OFFICE2003在某些时候确实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但重新新建并粘贴后,问题有可能消失
1、在功能区设置出excel 开发工具选项。默认的excel的开发工具选项不在功能区里显示,所以需要我们手动设置。打开excel文件,依次点击“文件”->"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里,点击“自定义功能区”,在右侧的“自定义功能区”下拉列表里选择“主选项卡”,然后勾选“开发工具”,点击“确定”
2、在“开发工具”选项卡里,点击“Visual Basic”
3、在 VBA编辑窗口,“工程窗口下”点击“VBAproject(工作簿的名称)”,右键:“插入”->"模块"
4、编写函数代码,保存函数。在弹出的对话框里点击:“是”,以求圆的面积函数为例:
代码如下:
Function ss(r) ss = 3.14 * r ^ 2End Function
5、调试验证结果。在sheet1的A1单元格输入4,B1单元格输入公式=ss(A1)
函数和公式
什么是函数
Excel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为例,
它的语法是 SUM(number1,number2,)
其中 SUM 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 参数 的内容,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参数是函数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函数的运算对象、顺序或结构等。用户可以对某个单元格或区域进行处理,如分析存款利息、确定成绩名次、计算三角函数值等。
按照函数的来源,Excel函数可以分为内置函数和扩展函数两大类。前者只要启动了Excel,用户就可以使用它们;而后者必须通过单击“开发工具→加载项”菜单命令加载,然后才能像内置函数那样使用。
什么是公式
函数与公式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如果说前者是Excel预先定义好的特殊公式,后者就是由用户自行设计对工作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公式。
以公式=SUM(E1:H1)*A1+26为例,它要以等号=开始,其内部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
SUM(E1:H1) 是函数
A1 是对单元格A1的引用(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
26 是常量
* 和 + 是算术运算符
函数要以公式的形式出现,它必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函数名称前面的等号,另一个则是函数本身。"
函数的参数
常量
常量是直接输入到单元格或公式中的数字或文本,或由名称所代表的数字或文本值,例如数字 2890.56、日期 2003-8-19 和文本 黎明 都是常量。但是公式或由公式计算出的结果都不是常量,因为只要公式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它自身或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
逻辑值
逻辑值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参数,它只有TRUE(真)或FALSE(假)两种类型。例如在公式“=IF(A3=0,"A3=0","A3不为0")”中,“A3=0”就是一个可以返回TRUE(真)或FALSE(假)两种结果的参数。当“A3=0”为TRUE(真)时在公式所在单元格中输出“A3=0”,否则在单元格中输出“A3不为0”的计算结果。
数组
数组用于可产生多个结果,或可以对存放在行和列中的一组参数进行计算的公式。Excel中有常量和区域两类数组。
常量数组放在“{}”(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自动生成)内部,而且内部各列的数值要用逗号“,”隔开,各行的数值要用分号“;”隔开。假如你要表示第1行中的56、78、89和第2行中的90、76、80,就应该建立一个2行3列的常量数组 {56,78,89;90,76,80}。
区域数组是一个矩形的单元格区域,该区域中的单元格共用一个公式。例如公式“=TREND(B1:B3,A1:A3)”作为数组公式使用时,它所引用的矩形单元格区域“B1:B3,A1:A3”就是一个区域数组。"
错误值
使用错误值作为参数的主要是信息函数,例如“ERROR.TYPE”函数就是以错误值作为参数。它的语法为“ERROR.TYPE(error_val)”,如果其中的参数是#NUM!,则返回数值“6”。
单元格引用
单元格引用是函数中最常见的参数,引用的目的在于标识工作表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指明公式或函数所使用的数据的位置,便于它们使用工作表各处的数据,或者在多个函数中使用同一个单元格的数据。还可以引用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甚至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数据。
根据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单元格引用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引用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种类型。
以存放在F2单元格中的公式“=SUM(A2:E2)”为例,当公式由F2单元格复制到F3单元格以后,公式中的引用也会变化为“=SUM(A3:E3)”。若公式自F列向下继续复制,“行标”每增加1行,公式中的行标也自动加1。如果上述公式改为“=SUM($A $3:$E$3)”,则无论公式复制到何处,其引用的位置始终是“A3:E3”区域。 混合引用有“绝对列和相对行”,或是“绝对行和相对列”两种形式。前者如“=SUM($A3:$E3)”,后者如“=SUM(A$3:E$3)”。
上面的几个实例引用的都是同一工作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分析同一工作簿中多张工作表上的数据,就要使用三维引用。
假如公式放在工作表Sheet1的C6单元格,要引用工作表Sheet2的“A1:A6”和Sheet3的“B2:B9”区域进行求和运算,则公式中的引用形式为“=SUM(Sheet2!A1:A6,Sheet3!B2:B9)”。也就是说三维引用中不仅包含单元格或区域引用,还要在前面加上带“!”的工作表名称。
假如你要引用的数据来自另一个工作簿,如工作簿Book1中的SUM函数要绝对引用工作簿Book2中的数据,其公式为
“=SUM([Book2]Sheet1! SAS1: SAS8,[Book2]Sheet2!SBS1: SBS9)”,也就是在原来单元格引用的前面加上“[Book2]Sheet1!”。放在中括号里面的是工作簿名称,带“!”的则是其中的工作表名称。即是跨工作簿引用单元格或区域时,引用对象的前面必须用“!”作为工作表分隔符,再用中括号作为工作簿分隔符。不过三维引用的要受到较多的限制,例如不能使用数组公式等。
提示:上面介绍的是Excel默认的引用方式,称为“A1引用样式”。如果你要计算处在“宏”内的行和列,必须使用“R1C1引用样式”。由于这种引用样式很少使用,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进一步介绍。
嵌套函数
除了上面介绍的情况外,函数也可以是嵌套的,即一个函数是另一个函数的参数,例如
“=IF(OR(RIGHTB(E2,1)=""1"",RIGHTB(E2,1)=""3"",RIGHTB(E2,1)=""5"",RIGHTB(E2,1)=""7"", RIGHTB(E2,1)=""9""),""男"",""女"")”。
其中公式中的IF函数使用了嵌套的RIGHTB函数,并将后者返回的结果作为IF的逻辑判断依据。
名称和标志
为了更加直观地标识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我们可以给它们赋予一个名称,从而在公式或函数中直接引用。例如“B2:B4”区域存放着学生的物理成绩,求解平均分的公式一般是“=AVERAGE(B2:B4)”。在给B2:B4区域命名为“物理分数”以后,该公式就可以变为“=AVERAGE(物理分数)”,从而使公式变得更加直观。
如果你要删除已经命名的区域,可以按相同方法打开“定义名称”对话框,选中你要删除的名称删除即可。
从本质上讲,名称是单元格引用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们不是文本,使用时名称和标志都不能添加引号。
函数的输入方法
对Excel 公式而言,函数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式输入可以归结为函数输入的问题。
插入函数对话框
“插入函数”对话框是Excel输入公式的重要工具,以公式“=SUM(B2:B4)”为例,Excel输入该公式的具体过程是:
编辑栏输入
如果你要套用某个现成公式,或者输入一些嵌套关系复杂的公式,利用编辑栏输入更加快捷。
直接输入
如果对公式很熟悉,直接输入最简单快捷
工作表,图表,数据库
EXCEL从2007版本开始支持XLSX等一些新的文件格式,该软件向下兼容,EXCEL2010与2007一样,支持的文件格式 后缀为:
xlsx:2007以后常用的EXCEL工作簿;
xlsm:2007以后的启用宏的工作簿;
xlsb:2007以后的二进制工作簿;
xls:97-2003工作簿、5.0/95工作簿
1.首先打开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选择使用函数的单元格,点击“插入”选项卡然后选择表格上方的“函数”按钮。
2.在插入函数窗口,找到并选择“if”,然后点击“确定”,设置函数参数,在第一栏输入“A2<6时表格中会出现结果,选择答案,鼠标点击右下角的小黑点,往下拉,填充单元格即可0”。
是你用的版本过低,然后用了过高的excel文件。
例如你用excel 2003 打开了excel 2007或者2010的文件。
带_xlfn的,表示原公式是2003不支持的。
方法一、 1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 2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工具”中的“常规选项”, 3 在弹出的“保存选项”对话框中输入密码。Excel提供了两层保护,如果设置了修改权限密码,那么即使打开文件也还需要输入修改权限的密码, 4 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密码确认对话框中重新输入一遍密码,然后单击“确认”按钮,保存完成文件的加密工作。 END 方法二、 1 选择“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 2 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可以为当前工作簿设置“打开权限密码”及“修改权限密码”,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3 当重新打开文件时就要求输入密码,如果密码不正确,文件将不能打开。
一、分类汇总法 首先选中A1:E7全部单元格,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分别为“部门”、“组别”。确定后可将表格按部门及组别进行排序。 然后将鼠标定位于数据区任一位置,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部门”,“汇总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求和”,然后在“选定汇总项”的下拉列表中选中“A产品”、“B产品”、“C产品”复选项,并选中下方的“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 复选项,确定后,可以看到,东北区和华北区的三种产品的销售业绩均列在了各区数据的下方。 再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在打开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设置“分类字段”为“组别”,其它设置仍所示。注意一定不能勾选“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项。确定后,就可以在区汇总的结果下方得到按组别汇总的结果了。 二、输入公式法 上面的方法固然简单,但需要事先排序,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进行排序的操作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利用Excel函数和公式直接进行多条件求和。 比如我们要对东北区A产品的销售业绩求和。那么可以点击C8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 =SUMIF($A$2:$A$7,"=东北区",C$2:C$7) 。回车后,即可得到汇总数据。 选中C8单元格后,拖动其填充句柄向右复制公式至E8单元格,可以直接得到B产品和C产品的汇总数据。 而如果把上面公式中的“东北区”替换为“华北区”,那么就可以得到华北区各汇总数据了。 如果要统计“东北区”中“辽宁”的A产品业绩汇总,那么可以在C10单元格中输入如下公式: =SUM(IF($A$2:$A$7="东北区",IF($B$2:$B$7="辽宁",Sheet1!C$2:C$7))) 。然后按下 “Ctrl+Shift+Enter ”键,则可看到公式最外层加了一对大括号(不可手工输入此括号),同时,我们所需要的东北区辽宁组的A产品业绩和也在当前单元格得到了 拖动C10单元格的填充句柄向右复制公式至E10单元格,可以得到其它产品的业绩和。 把公式中的“东北区”、“辽宁”换成其它部门或组别,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业绩和了。 三、分析工具法 在EXCEL中还可以使用“多条件求和向导”来方便地完成此项任务。不过,默认情况下EXCEL并没有安装此项功能。我们得点击菜单命令“工具 →加载宏”,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多条件求和向导”复选项,准备好 Office 2003 的安装光盘,按提示进行操作,很快就可以安装完成。完成后在“工具”菜单中会新增添“向导→条件求和”命令。 先选取原始表格中A1:E7全部单元格,点击“向导→条件求和”命令,会弹出条件求和的向导对话框,在第一步中已经会自动添加了需要求和计算的区域 点击“下一步”,在此步骤中添加求和的条件和求和的对象。在“求和列”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求和的数据所在列,而在“条件列”中指定要求和数据应满足的条件。设置好后,点击“添加条件”将其添加到条件列表中。条件列可多次设置,以满足多条件求和。 点击“下一步”后设置好结果的显示方式,然后在第四步中按提示指定存放结果的单元格位置,点击“完成”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如果要对多列数据按同一条件进行求和,那么需要重复上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