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办公自动化 > 可靠性计算excel(可靠性计算公式)

可靠性计算excel(可靠性计算公式)

2022-11-21 07:03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 可靠性计算公式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置信度和可靠度都是依据概率统计出来的哦。服从双参数分布。具体你就需要去看理论推导了。不过置信度只有50有点低,也就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可以保证样品的损坏率不超过百分之五。

2. 可靠性计算公式算例

在回归分析中,测定值与按回归方程预测的值之差(简单的说,残差也就是指实际观察值与回归估计值的差), 以δ表示。残差δ遵从正态分布N(0,σ2)。(δ-残差的均值)/残差的标准差,称为标准化残差,以δ*表示。δ*遵从标准正态分布N(0,1)。

实验点的标准化残差落在(-2,2)区间以外的概率≤0.05。

若某一实验点的标准化残差落在(-2,2)区间以外,可在95%置信度将其判为异常实验点,不参与回归线拟合。 所谓残差是指实际观察值与回归估计值的差。 显然,有多少对数据,就有多少个残差。残差分析就是通过残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出数据的可靠性、周期性或其它干扰 。

3. 可靠性计算公式在哪个标准里

人机并联可靠度的计算公式:

人机并联可靠度计算公式:

串联的可靠度P1=R1×R1 =0.81

并联起来时可靠度P2=1-(1-P1)×(1-P1)=0.9639

4. 并联的可靠性计算公式

电缆并联使用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扩大了载流量。因为投资不足、改造必要性不大、短时间临时性负荷增加等原因,使用电缆并联的方式,可以扩大电力线路的载流量,满足用电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并联电缆最好使用相同材质和截面积的电缆,否则容易造成阻抗较大的电缆过负载损坏。

二是提升了供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电缆并联使用时,其中某一条电缆损坏,可以在切除损坏电缆以后,使用没有损坏的电缆继续供电,保证设备的用电。提升了供电的可靠性。

5. 可靠性 公式

1、样本数量少的话可以直接算:可信区间为阳性样本平均值±标准差(X±SD) 。

2、可信区间介绍: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该范围通常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者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称为可信度或者置信度(confidencelevel),常取95%或99%。

3、总体参数的估计,是统计学一大重要的应用。主要为均数和率的估计,本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实现该项功能,希望对大家有用。SPSS对总体均数在探索里是默认实现的,然而对于率却不可以,本例采用比率方法实现。

扩展资料

例:估计该县成年人HBsAg阳性率的95%置信区间。本例n=100,p=0.12,可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按式(p-Zα/2Sp,p+Zα/2Sp)计算:

下限:p-1.96Sp=0.12-1.96×0.0325=0.0563

上限:p+1.96Sp=0.12+1.96×0.0325=0.1837

所以该县成年人HBsAg阳性率的95%置信区间为(5.63%,18.37%)。

6. 供电可靠性计算公式

供电可靠率是供电可靠性的定量表示,供电可靠性是持续供电能力的量度。

供电可靠率是以某一统计期内,实际供电时间与本统计期全部用电时间的百分数表示,

即 Ke=(Ty/Ts)*100%

Ty是统计期实际供电时间之和;

Ts是统计期全部供电时间;

停电时间应包括:事故停电、计划检修停电、临时性停电等时间。

7. 可靠性计算公式有哪些

数据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此段时间的参数最大值;为参数最小值;为一固定值。可以参考数据的经验平均值等设定。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公式为:

其中,x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表示样本的数量,xi表示个体,而s^2就表示方差。

统计学意义

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大)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大,方差就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小。因此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

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都是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量,样本方差或样本标准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8. 可靠性计算公式大全

2故障率计算公式

λ≈c N.∆ t

C=在考虑的时间范围Δt内,发生故障的部件数

N=整个使用的部件数

Δt=考虑的时间范围

3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MTBF=1/λ

4可靠性计算公式

AS=MTBF/(MTBF+MDT)

MDT=平均故障时间(或

MTTR=平均修复时间)

举例:

●MTBF=100h,MDT=0.5h- A=99.5%!

●MTBF=1year,MDT=24h- A=99.7%

因此,考虑系统的可靠性需同时考虑MTBF和MDT。

9. 可靠性计算公式及单位

没听过什么平均失效密度。 失效密度倒是有:λ(t)=f(t)/R(t),f(t)是概率密度,R(t)是可靠度函数,例如对于指数分布:f(t)=λexp(-λt),R(t)=exp(-λt),所以λ(t)=λ。 其实失效密度表示的就是一种平均的概念,它是一种微观上的平均。宏观来说,也有个公式:λ(t)=(Δr/n)/Δt,Δt——t时间后的一个时间间隔,Δr——该时间间隔内的失效产品数,n——t时刻的残存产品数。当Δt趋于无穷小时,就是上面的公式了。

10. 可靠性计算公式汇总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信度公式为X=T+B+E,T表示真实值,B表示偏差即系统误差,E表示测量的随机误差,X 表示测量结果。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或者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相关推荐

企业办公软件都有哪些?

办公自动化 2024-01-14

数控车床自动编程用什么软件?

办公自动化 2024-01-12

写字间物业管理方案

办公自动化 2023-12-09

自动化的好处和坏处

办公自动化 2023-12-05

单片机有什么特征?

办公自动化 2023-11-27

excel2007教程|excel2007教程下载

办公自动化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