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20:1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首先,打开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要求隔一行取值,即将1,3,5,7...提取出来显示在另外一列(OFFSET函数的功能为以指定的引用为参照系,通过给定偏移量得到新的引用)。
2、在E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OFFSET(C2,ROW(C1)+1,0)。
3、然后下拉公式,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值。
4、这里分开解释下公式的含义,首先ROW(C1)+1表示的是C1单元格所在行数再另外加1,即ROW(C1)所得到的值为1,再加1为2。
5、下拉填充公式即可得到不同行时不同的值,如F5中=ROW(C2)+1的值应该为2+1=3。
6、再返回看E5的公式=OFFSET(C3,ROW(C2)+1,0),即为=OFFSET(C3,3,0),表示的是以C3单元格为起点,向下移动3个单元格,向右移动0个单元格,即得到C6单元格的值3。
7、同理,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用不同的公式即可。=OFFSET(C1,ROW(C1)+2,0)。
可以增加一个辅助表解决,具体效果:
实现方式:
1、B6设置数据有效性,序列:1,2,3
2、添加F6:H9区域。这里和你的需求是对应的,单元格1对应单元格2的4,5,6。具体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更改
3、单元格2的C6处设置数据有效性。公式在C4, 。大致就是从E6单元格设置偏移量,根据匹配到的值进行偏移,返回一个单元格区域。具体可以研究一下offset公式。
采用绝对引用。
就是设置成这种样式每个单元格的引用变成$A$1。
在编辑栏中高亮选择公式中的引用标识,或将光标置于引用标识中,或在用鼠标选择引用区域时,按F4,每次按键,引用标识都会在绝对引用→行绝对列相对引用→列相对行绝对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之间循环切换。
如$A$1→A$1→$A1→A1→$A$1
1
新建一张表,在里面随机录入一些整数,然后添加3种排序方法列表。
2
我们实现介绍常用的第一种,也是运用得最频繁的一种,那就是rank排序,这个函数我们再这里就不着赘述,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ANK(A2,A$2:A$22),简单说明下,在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时候,需要对列进行绝对引用,这样才不会形成单元格偏移。
3
回车之后,B2单元格便会显示A2在所有数据的排序,然后往下进行填充,便会得到用rank函数排序的结果。
4
现在我们来介绍第二种方法,利用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函数,没听错吧,countif函数,真的是它,以前在学习数据结构时候有一种排序的方法叫做冒泡排序,就是依次比较,我们用countif统计出第一个值,然后依次比较得出结果。于是我们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A$2:A$22,">"&A2)+1。
答偏离度计算公式是,偏离度=偏离值÷标准值x100%,偏离值=实际值一标准值。偏离度是偏离值与标准值的比率,偏离度与偏离值成正比,与标准值成反比,偏离度越小,表明产品符合标准的程度越高,在产品生产中偏离度越小越好,偏离度越大越不好。
偏移量表示的就是相对位置,而不是针对起始点的绝对位置。
就像在路上的一个点,它距起始点的距离就是绝对长度;而距中途某个点的距离就是相对于中途这个点的偏移量。
带电粒子m.q经过加速电压U1加速后,垂直电场方向进入板长L,间距d,偏转电压U2的偏转电场中 进入偏转电场的初速度 v0 qU1=1/2mv0^2-0 v0=(2qU1/m)^1/
2 在偏转电场运动时间 t t=L/v0 侧偏位移y=1/2at^2=1/2qU2L^2/mdv0^2=U2L^2/4U1d 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v qU1+qU2y/d=1/2mv^2 偏向角 tanθ=vy/v0=U2L/2U1d
对于一个质点,I = mr^2,其中 m 是其质量,r 是质点和转轴的垂直距离。
使用峰函数:KURT 和偏度SKEW直接计算。
偏度:
偏度(skewness)也称为偏态、偏态系数,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的数字特征。
峰度:
峰度(peakedness;kurtosis)又称峰态系数。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直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峰部的尖度。样本的峰度是和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统计量,如果峰度大于三,峰的形状比较尖,比正态分布峰要陡峭。反之亦然。在统计学中,峰度(Kurtosis)衡量实数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峰态。峰度高就意味着方差增大是由低频度的大于或小于平均值的极端差值引起的。
偏态系数=SKEW(A1:J15)。
UTC偏移量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于时间概念重新定义。
既然时间也是一种物质,那么一定存在一定的物理碰撞,从而产生其传播路线的偏移,研究UTC偏移量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时的量子不确定性,对于时间概念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