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05:24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选中E2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公式:=IF(AND(B2>60,C2>60,D2>60),"合格","不合格"),按下回车键,即可判断B2、C2、D2单元格中的值是否都达标,如果都达标,利用IF函数显示“合格”,如果有一项未达标,利用IF函数显示“不合格”。
1、第一种方式按符号分隔,适合同一单元格中的字符串中,有符号的,如空格、横杠、逗号等;首先打开EXCEL选取你需要分列的数据,然后如下图步骤选择按符号分隔。
2、选好以上内容后,继续点击下一步,这一步中可以选择用于分隔的符号,案例中数据中都有统一的横杠,所以选择横杠进行分隔。继续点击下一步,就会出现如图数据分隔结果。完成分列了。
3、第二种方式固定宽度分隔,适合一列的单元格数据都有固定的字符宽度,如下图是数据,想分隔字母和数字,字母都是同样的字符宽度。按照下图选择固定宽度分隔方式。
4、如上的选项完成后,继续下一步,出现带有刻度的数据预览区域,直接点击需要分列位置的刻度,点击下一步完成分列。
5、下一步后,就完成分列了。
Excel2010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
一、表格功能 首要功能是建立电子表格,通过文件选项卡可以新建电子表格,可根据样本模板轻松建立工作表。
二、Backstage 视图功能 Backstage 视图代替了所有 Office 2010 应用程序中传统的“文件”菜单,为所有工作簿管理任务提供了一个集中的有序空间。
可轻松自定义改进的功能区,以便更加轻松地访问所需命令。
可创建自定义选项卡,甚至还可以自定义内置选项卡。利用 Excel 2010,一切尽在您的掌控之中。
三、不限时间、地点访问工作簿 无论何时、希望以何种方式,均可获取您所需的信息。在移动办公时,现在您可以通过随时获得 Excel 体验轻松访问您的工作簿,并始终满足您的需要。
无论是处理个人预算或旅行费用,还是针对学校或工作项目与某团队进行协作,利用 Excel 2010 便于更快、更灵活、更有效地完成所需任务。
四、协同工作功能 Excel 2010 提供了供人们在工作簿上协同工作的简便方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质量。首先,早期版本 Excel 中的那些方法仍可实现无缝兼容。
通过使用 Excel Web App,现在您几乎可在所有 Web 浏览器中与其他人在同一个工作簿上同时工作。
运行 SharePoint Foundation 2010 的公司中的公司用户可在其防火墙内使用此功能。 五、分析功能 Excel 2010 中的优化和性能改进使您可以更轻松、更快捷地完成您的工作。
使用新增的搜索筛选器可以快速缩小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中可用筛选选项的范围。
可从众多项目中准确找到寻找的项目。 来源:-excel 2010
案例一:最简单的单个数据插入批注方法
操作方法:分别点击我们需要插入批注的单元格,点击右键—插入批注,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每个需要进行批注的单元格进行添加批注。
案例二:自定义函数快速提取全部批注内容
案例说明:
我们需要将C列中所有的批注内容全部提取出来,这里通过自定义函数来进行操作。
操作方法:
1、按Alt+F11或者点击工作表名称右键选中查看代码,进入代码编辑窗口。点击Thisworkbook,点击右键插入模块;
2、在模块中输入以下代码,自定义一个tqpz的自定义函数,通过自定义函数来进行数据批注的提取。
3、在工作表中输入自定义函数=tqpz(C2),然后往下拖动,这样所有的批注就都提取出来了。
office的问题。您可以卸载了重新换个程序试试,其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重装系统,重新将OFFICE安装。
excel2010中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一、函数的语法:
(一)=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表示条件范围
criteria表示条件
sum_range表示求和范围
(二)sumif函数和sumifs函数的区别:
SUMIF(进行条件判断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判断区域1,条件1,条件判断区域2,条件2,……)SUMIFS中的条件是取交集。
二、实例:
(一)求二组学生总成绩是多少?
1、输入公式=sumif(b3:b12,"二组",f3:f12)
2、公式用白话解释:从b3到b12中选择有多少二组的人,然后再从f3到f12把这些二组的人的总成绩相加
3、注意事项:在输入公式的时候输入法一定要切换成键盘形式的
4、得到结果是1025,和实际一致。
excel中or函数的使用方法:
1.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or函数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然后打开Excel表格。
3.然后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
4.然后输入or函数。
5.然后输入参数,只要有一个参数成立,则返回true。
6.然后用if判断or的返回结果,如果为true则返回“可以”。
7.如果or的结果为false,则返回参数3 “不可以”。
1、IF函数的基本用法: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Logical_test 表示需要进行测试的值。Value_if_true表示 logical_test 为 TRUE 时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表示 logical_test 为 FALSE 时返回的值。
2、现举例说明:某校语文测试中,学校固定,大于学校平均分成绩过关,小于或者等于平均分的为不过关,我们可以用IF函数测试一下。此例中,logical_test的值就是判断条件成绩大于平均分,value_if_true返回“过关”,否则value_if_false返回“不过关”。 在E2中录入公式“=IF(C2>D2,"过关”,“不过关”)
3、向下复制函数公式,就把每个同学的过关情况测试出来了。
4、上面是IF函数简单的应用,实际工作中,IF函数的判断条件不止一个,会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情况,我们以两个为例:判断如果语文数学成绩都大于平均分的为“优秀”,否则为“良好”。在F2单元格中录入公式“=IF(AND(C2>E2,D2>E2),”优秀",“良好”)
5、如图,向下复制公式,所有的同学情况都判断出来了。
6、IF函数还可以多层嵌套来判断逻辑值,比如可能是=if(条件1,,if(条件2,满足条件的结果,不满足条件的结果),不满足条件的结果),excel2007及以后版本可以最多嵌套64层。 现在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我们举个简单嵌套两层的函数。 如下图所示,判断学生成绩,如果大于85为“优秀”,大于74的为“合格”,小于等于74的为“不及格”,在E2中录入公式“=IF(C2>D2,IF(C2>85,"优秀",”合格“),"不合格")”。
7、此例中,IF函数进行了两次判断,向下复制公式,就把所有同学的优秀情况判断出来了。
1计算张三同学的总分成绩是多少?
2在F3单元格输入sum求和函数。
3在F3单元格输入求和公式=sum(C3:E3),用白话说求和公式=sum(c3单元格到e3单元格)
4得到的结果是270,和最终答案一致。
5用同样办法计算其他同学的总分成绩。
方法与步骤:
1、计算平均值:参考黄色栏的函数表达式;
2、计算标准偏差值:参考浅绿色栏的函数表达式;
3、选择“样品含量”组的数据,按Ctrl+“平均值”组数据;
4、按绘图向导作出“散点图”,步骤略;
5、右击图中的数据点,弹出菜单,选择“系列数据格式”,进入后选择“误差线Y”项;
6、选中“自定义项”,点击“+”栏出现:
7、点击右边的小框,Excel程序自动回到数据源界面,拖曵鼠标选择“标准偏差”组数据,按回车键; 这样就设定了正偏差的值;同样方法可设定“-”栏的值,也就设定了负偏差的值;
8、于是,整个作图就基本完成了。
9、若要取消偏差作图,只要在“数据系列格式”菜单中“误差线Y”项选择“显示方式”为“无”就OK了10.其它如在条形图中作标准偏差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图表类型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