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22:17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对室内质控数据的评价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明确结论是关于室内质控数据是否合格的,共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结论。其次数据的合格与否需要将室内质控数据与质控标准进行比对,若数据符合质控标准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最后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掌握好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唯有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评价室内质控数据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善用现有的统计工具,如SPSS、Excel等,以确保室内质控数据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确保实验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首先我们打开要编辑的电子表格 如图;
2、在菜单栏里点击“插入”,然后再点击“图表” 如图;
3、在弹出的设置窗口里点击“自定义类型” 如图;
4、点击“管状图”,然后再点击“下一步” 如图;
5、在源数据窗口里的“数据区域”填上你要设置的数据位置,或者鼠标点击进去之后在拖动鼠标圈所要设置的数据位置,然后再“系列产生在”那里打钩列,完成以上操作之后点击“下一步” ,如图;
6、如下图所圈位置 填上你要的信息 然后点击“下一步”如图;
7、完成以上操作之后 就可以做出数据的图表了 如图;
1、概念
控制图又叫做管制图,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工序管理图。
控制图是一种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线(UCL)、下控制线(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计量值的描点序列。
控制图主要用于:过程分析及过程控制。
2、原理
控制图的作图原理被称为“3σ原理”,或“千分之三法则”。
根据统计学可以知晓,如果过程受控,数据的分布将呈钟形正态分布,位于“μ±3σ”区域间的数据占据了总数据的99.73%,位于此区域之外的数据占据总数据的0.27%(约千分之三,上、下界限外各占0.135%),因此,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所以我们一般将它忽略不计(认为不可能发生),如果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出现了异常波动。
μ:中心线,记为CL,用实线表示; μ+3σ:上界线,记为UCL,用虚线表示; μ-3σ:下界线,记为LCL,用虚线表示。
3、标准的控制图
①、计量值控制图: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测量而得。 A、平均值与全距(或极差)控制图( —R Chart); B、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 —S Chart);
C、中位值与全距控制图( —R Chart); D、单值控制图(X Chart);
②、计数值控制图: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计数值(如:不良品率、不良数、缺点数、件数等)。
A、不良率控制图(P Chart);
B、不良数控制图(Pn Chart);
C、缺点数控制图(C Chart);
D、单位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1、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
⑴归纳法: 可应用直方图、分组法、层别法及统计解析法。
⑵演绎法: 可应用要因分析图、散布图及相关回归分析。
⑶预防法: 通称管制图法,包括Pn管制图、P管制图、C管制图、U管制图、管制图、X-Rs管制图。
2、数据整理是对调查、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验、归类编码和数字编码的过程。它是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
3、整理数据的步骤:
⑴原始数据之审核。
⑵分类项目之确定。
⑶施行归类整理。
⑷列表。
⑸绘图。
方法如下;
1. 制作两张电子表格,一张收入费用及余额表,另一张流水表。
2. 打开第1张表格:收入费用及余额表,在收入的后面输入以下公式:=SUMIF(流水表!C:C,A4,流水表!E:E),设置好公式之后,填充其他的费用项目。
3. 在银行卡余额后面输入以下公式:=SUMIF(流水表!D:D,A11,流水表!E:E),公式设置好之后,在公式的前面输入上期的余额,再打上+号。其他资金项目也按照同样的方法设置。
4. 在费用下面插入一列费用合计,并且输入以下公式:=SUM(B4:B8),统计当期的所有费用。上期结存后面输入以下公式:=B3+B9,就是收入减费用合计的余额。
5. 打开流水表,点击费用类型下面的单元格,再点击数据。点击数据验证,在弹出的选项中再次点击数据验证。
6. 页面弹出数据验证,选择序列,再把余额表中的费用项目填在来源的地方。支付方式列也按照同样的方法设置,最后把余额表中的资金项目填在来源处。
7. 流水表中的公式设置好之后,费用类型、收支方式,不用自己输入,点击下拉选项选择就行了。
8. 所有的公式都设置好之后,输入金额的时候,收入用正数表示,支付用负数表示,这样每天录入好流水,收入费用及余额表就会自动统计金额。
估算时间,初拟措施。根据概略航程和航速,估算所需航行时间,初步确定进出港及通过重要航区和水道的时间,从总体上将航线分段(如港口附近、沿岸航段、大洋航段等)考虑,初步拟定航行措施,如航法、定位、避险、遭遇恶劣天气时的对策等。
预绘计划航线,列出航线计划表,制定航行措施。根据航海图书资料和航行经验,结合船舶载货、船员素质及航次气象因素确定航线,并为该航线配备好海图,在海图上预画计划航线。再由港口水深及潮汐,计算开船时间,列出航线计划表。
您好,要创建一个Creo工程图模板,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Creo Parametric软件,并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模板”。
2. 在“新建模板”对话框中,选择“绘图”选项卡。
3. 选择您要创建的绘图类型(例如:视图、部件表、注释等)。
4. 在“属性”选项卡中,选择您要使用的纸张大小和方向。
5. 添加您想要包含在模板中的元素,例如公司徽标、边框、标题等。
6. 保存模板文件,以便以后使用。
7. 在下次创建新工程图时,选择“使用模板”选项,并选择您之前保存的模板文件。
8. 您的模板将自动应用于新的工程图,并包含您预先定义好的元素。
1、保管好图纸,确定图纸的方向,与图纸的流程图或物料清单一起阅读。
2、在看图纸的过程中,要在脑海中建立起立体感,大致知道工件是什么样子,这样切割材料会更容易。
3、 学制图最快的方法就是把主体画几遍。
4、图纸也不是100%。
5、完美地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把现场条件和你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6、 管道施工图上的符号 A——弯头波距;c——进气口和插座之间的轴向间距;E——管对管的直线度; DN——管道和管道部件的标称尺寸;D0——管道外径;D01——弯曲折叠突起外径;弯曲折叠凹槽的外径;D03——弯头相邻折叠突起的外径;Dmax——弯管段的最大测量外径;Dmin——弯管部分的最小测量外径; Hm——弯曲折叠高度;L——直管弯头长度;I——球形补偿器的球心距离;L0——管道的有效长度; P ——设计压力;P——24小时加压速率;P1——初始试验压力;P2——测试最终压力;PN——公称压力;PT——试验压力; S——套管和外壳扣环之间的安装残余收缩;S0——补偿器最大行程;T——管道元件的公称壁厚; T0——安装补偿器时的最低室外设计温度T13354环境温度;T2——管道内介质的最高设计温度;Tc——角焊缝有效厚度;Td——直管的设计壁厚; tmin——支管或鞍形钢筋的公称厚度的最小值;Tr——加固环或鞍座加固的标称厚度;Ts0——直管的公称厚度;Tt0——支管的公称厚度;T——设计温度;Ttn——主管道的公称厚度;U——弯曲圆度;X——角焊缝焊脚尺寸; Xmin——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3354管道切割端面倾斜偏差;13354弯管段中心偏差;23354弯管的平直度;[]t ——试验温度下管道的许用应力;[]t——设计温度下管道的许用应力。
有这样一个问题:品质是 1. 设计出来的,SA2. 管理出来的,3. 制造出来的,4. 检验出来的 ? 答案是3你信服吗?不错,我们不能否认其它三个方面对于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工厂中,最重要的人不是厂长,也不是工程师,而是那些默默的在锁合螺丝或是放垫片的普通员工,这多少有点损伤高级干部的自尊,但------这就是事实,正是这些最最普通,默默无闻的人,支撑起这表面宏伟工厂.在如此重要的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人员更加责作者重大,要求格外认真,切不可因为做"熟"了而对每次检查抱例行敷衍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东西要一次做好,关键就在这里,若等到错了再来返工,损失巨大而无谓!下面介绍的就是IPQC如何做好制程检验及制程稽核: 一. 制程检验与测试之规划1.1 对新产品、新制程或新合约而牵涉及制程的新设定或变更时,研发部门、工程部门、质量部门等相关单位应共同考虑产品特性、物料或环境的状况,于制程中的重要点验证其质量状况。
每一阶段的检验与测试作业均应直接与成品规格或作业要求相关。1.2 应在制程中适当定点实施检验与测试作业,设置的位置与检验频率,应依据产品的重要特性与验证的难易而规划。1.3 制程中检验与测试应依产品之特性、制程之型态规划于特定产品制程检验与测试作业中,并采用下列之一种或数种方法;
a) 自主检查-作业人员本身所作的检验与测试,依据QC工程图与各作业指导书执行之。
b) 自动化检验与测试-使用自动量测减少人为失误,为现代化工厂大量使用。
c) 检验站检验与测试-依据IPQC制程检验标准执行100%检验或抽样检验。
d) 巡回稽核-由品管员巡回稽核以监测特定之制程,巡回稽核之作业应定于制程检验与测试作业程序中。
e) 首件检验-依据各作业指导书与IPQC制程检验标准执行每工令正式生产前之第一件检验。
(首件定义为每日生产前或换线,羿常停止后重开或每工令的第一件)1.4 应规划在重要制程点使用管制图表,并规定于「QC工程图」中。1.5 各作业指导书应说明圆满达成工作、符合良好工艺标准与规格之准则。1.6 各作业指导书应以书面标准、图面或实体样品说明必要的程度。二 .检验与测试作业的实施2.1 完成制程检验作业流程。2.2 新机种及产品初次生产、制程初次设立或间隔一段时间再生产时,应依产品试产之规定实施验证。2.3 首件检验: 每批首件产品须经制程品管人员检验合格后,始可继续生产,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检查表。若首件不合格﹐应立即通知制造现场主管重新设定与调整。2.4 制程检验工 a) 每工段作业完后, 造现场人员将再制品放置待验区待制程品管人员检验﹐检验前应确认半成品追踪单基本数据填写是否详实。b) 制程品管人员使用最新版本的相关质量文件,如图样、QC工程图、IPQC制程检验标准或各作业指导书﹐并确认检测仪器均经校正合格﹐始可执行制程检验与测试作业并作记录。c) 检验完成后﹐如为质量合格产品﹐需于检验合格批上贴上”IPQC PASSED“标签与盖章﹐移至特定标示区域以便入库或作下一制程加工。
d) 检验完成后﹐如为质量不合格产品﹐需于检验合格批上贴上”REJ“标签与盖章并加一退货单﹐移至退货区域﹐作不合格品之重工或维修处理﹐参考第三项作业。
e) 各种IPQC标示均需注明日期﹐且经由检验人员签章后﹐始为生效。2.5 制程稽核a) 品管员每天至少一次至各作业站、测试站稽核作业者所使用的材料、作业方式及仪器设定是否正确?同时依据IPQC制程检验标准抽验在制品、以随时了解质量状况,适时发掘问题,做好防治不良作业;巡回稽核的结果填于制程稽核巡检表。b) 各制程稽核质量记录﹐包含制程设定条件﹐以符合各作业指导书。2.6 依据QC工程图与各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于制程之重要点使用管制图,以点线的变动监视产品及制程状况,并提供查问题与解决对策之有用信息。三 . 不合格品之处理3.1 作业人员或测试员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依各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予以标示或移离生产线,并放置于红色容器内待处理。3.2 当发现属制程不良,亦即有重复产品(如连续三次)不良发生时,应向主管报告,并经主管确认后,立即进行改善措施。3.3 制程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a) 制程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而须采取矫正措施以防止事件之再发时,制程品管人员应发行产品质量异常单,给相关责任单位并要求在期限之内处理完毕。b) 如因情形特殊拟予特采时﹐应按照特采作业程序作业。c) 良品/不良品应作明显之区分与标示﹐以免混杂一起。3.4 制程稽核发现不符合事项时a) 当有下列情形时﹐应实施改善:1) 当制程统计管制图超过管制线时。2) 当制造流程与工作指导书之规定不一致时。3) 当严重失误发生时。4) 当制造流程不当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或导致严重失误时。b) 当制程在稽核中要求改善时﹐制程品管人员提出异常通知单﹐生产线负责人或制程主管必须立即反应﹐改善行动须在同一天采取行动﹐并尽速完成。c) 制程品管人员在改善行动后必须追踪是否全然遵守规定实施﹐并提出评估成果。3.5 制程变异对产品质量有严重不良影响时,经制造单位主管确认后,立即停止生产。待问题解决,并经制程品管人员确认后,始得继续生产。3.6 停线若有争议时,应由厂长仲裁;如有涉及技术问题,必要时通知研发部门或制造工程部门处理。3.7 制程品管人员于发行异常通知单后,应主动跟催处理情形与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与归档,作为质量回馈与分析改善之资料。3.8 产品若经制程检验不合格而批量退回时,应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之规定处理之。3.9 如决定重工时,应依据重工之规定办理;重工后之产品应再行检验与测试合格后,始可放行。3.10 制程中如因紧急用料或特采时,应将产品予以鉴别与记录其方式可于相关文件予以记录,便于发生间题时,得收回或追溯。3.11 如作制程变更时,制程品管人员应验证变更后应符合原规格要求,并做成记录。四. 制程质量数据分析4.1 制程品管人员每日应将各IPQC质量报表键入计算机﹐每周向品保主管提报周报表﹐每月提报月报。4.2 制程品管人员每月应依上述数据制作IPQC不良项目统计,计算月不良率并绘制图表,同时将主要不良项目作要因分析图,研拟改善对策并作成不良检讨报告。
在 Final Cut Pro 中制作竖排文字的方法如下:
1. 在 Timeline 中选择您想要添加竖排文字的视频片段,或创建一个新的文字图层。
2. 打开“字幕和标题”面板,选择“制图标题”。
3. 从列表中选择一个您喜欢的制图标题模板,并将其拖放到 Timeline 中。
4. 双击制图标题,打开它的编辑视图。
5. 在编辑视图的右侧,您将看到一个名为“文字”的选项卡。点击它。
6. 将鼠标指针置于文本框中,然后按住“Option + Enter”(Mac)或“Alt + Enter”(Windows)以插入一个换行符。
7. 您可以在文本框中键入您想要显示的所有文字。
8. 在编辑视图的右上角,您将看到一个“布局”选项卡。点击它。
9. 在“布局”选项卡下,选择“置入”旁边的垂直排列按钮。
10. 您可以通过在“布局”选项卡下选择其他选项来自定义竖排文字的样式和对齐方式,例如字体、尺寸、颜色、背景等。
11. 单击“完成”按钮以保存和关闭编辑视图。
12. 您可以使用定位工具将竖排文字移到视频播放过程中的任何位置。
注意:如果您想要自定义竖排文字,可以使用“文本”工具手动创建一个文本框,然后选择一个垂直文本选项以使其排列竖向。
SPC控制限是SPC控制图中判断工艺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的判断基准,也是构造控制图的核心技术之一SPC控制限的确定以及调整是实施SPC的关键,起初确定的控制限可能在后期需要调整,因此,控制限并不是固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SPC控制限的确定与调整。
确定SPC控制限
目前,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采用3σ法确定控制限。若工艺参数特征值Y服从均值为μ、标准偏差为σ的正态分布,根据数理统计基本原理,Y值取超出μ±3σ的概率为0.0027,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因此可以采用下式确定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
CL=μ
UCL=μ+3σ
LCL=μ-3σ
调整SPC控制限
SPC控制图是根据稳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环境、测量)来制定的。如果上述条件变化,如操作人员更换或通过学习使操作水平显著提高、设备更新、采取新型原材料或更换其他原材料、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环境改变等,这时,spc控制限也必须重新制定。由于控制图是科学管理生产过程的重要依据,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应重新抽取数据,进行计算,加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