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logo设计 > 基于单片机的日历时钟设计(基于51单片机时钟日历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日历时钟设计(基于51单片机时钟日历的设计)

2022-12-11 06:4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 基于51单片机时钟日历的设计

时钟补偿——MC9S08MG64是飞思卡尔半导体针对国网单相电表推出的一款半SoC芯片,它集成了片上液晶驱动器和实时时钟模块,以及多种通讯接口。用于智能电表设计时,配合外部电能计量芯片,即可完成性价比良好的单相电表设计。此单片机内部集成的实时时钟模块(iRTC) 具有时间保持和日历功能。对由晶体本身的频偏及温度漂移引起的误差,可以利用实时时钟本身的补偿功能进行修正。

2. 基于51单片机时钟设计,能确定年月日

作为定时器应用时输入信号为内部时钟,作为计数器应用时输入信号是外部脉冲。

3.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时钟设计

时钟电路中就有一个叫晶振的元器件,元器件上就标有频率。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在硬件设计时,

芯片外围必须焊接时钟电路,这里的时钟电路也就是晶体振荡电路。

51单片机常用的晶振有11.0592M和12M两种型号的。

4. 51单片机时钟程序设计

诸如AT89或P89系列51单片机的最大时钟频率是12MHz,如果有串口通信,一般晶振选11.0592MHz。

现在主流51单片机的最大时钟频率已达45MHz,例如STC的8A、8H和8G系列单片机,而且可以不使用外部晶振。

当然,使用这种单片机时不一定采用最高主频,往往都是根据串口通讯波特率的需要进行设置。

5.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毕业设计

时钟周期一个时钟脉冲所需要的时间。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又叫T周期或节拍脉冲。是CPU和其他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它可以表示为时钟晶振频率(1秒钟的时钟脉冲数)的倒数。

时钟周期是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两个振荡周期(时钟周期)组成一个状态周期,若时钟晶振的振荡频率为fosc,则时钟周期Tosc=1/fosc(即为振荡频率的倒数)如:晶振频率为12MHZ,则时钟周期Tosc=1/12us。

6. 基于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设计

早期的51单片机多采用12MHz时钟,为了产生整数波特率,启用串口通讯的单片机采用11.0592MHz时钟。

最新研制的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最高可达45MHz,这个时钟是由内部振荡电路产生的,不需要外加晶振。同样,为了保证获得整数倍的波特率,可以利用程序下载工具,将主频设置为24、36.864、44.2368MHz。

7. 基于51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这得看是什么单片机了:

对于精简指令集性能的单片机的工作频率(1/机器周期)=时钟频率(1/时钟周期).

普通的51单片机来说:频率是1MHZ,时钟周期是1/12us(1除以12M),机器周期是12倍的时钟周期--1us.

周期是频率的倒数 或者频率是周期的倒数

1秒:相当于频率是1HZ ,也就是1/1S =1HZ

那么1/1ms =1/0.001S =1000HZ

8. 51单片机设计时钟秒表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的原理,结合显示电路、LED数码管以及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具有00-99分钟计时及显示功能;具有开始、停止和复位功能,并由按键直接控制,可精确显示到0.01秒。一个按键控制 开始、停止、清零。

9. 51单片机简易时钟

一、内部时钟方式:

利用单片机内部的振荡器,然后在引脚XTAL1(18脚)和XTAL2(19脚)两端接晶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外接晶振时,晶振两端的电容一般选择为30PF左右;这两个电容对频率有微调的作用,晶振的频率范围可在1.2MHz-12MHz之间选择。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提示一下,本站提供的学习套件全部采用的就是这种时钟方式)。

二、外部时钟方式:

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荡脉冲接入XTAL1或XTAL2。HMOS和CHMOS单片机外时钟信号接入方式不同,HMOS型单片机(例如8051)外时钟信号由XTAL2端脚注入后直接送至内部时钟电路,输入端XTAL1应接地。由于XTAL2端的逻辑电平不是TTL的,故建议外接一个上接电阻。对于CHMOS型的单片机(例如80C51),因内部时钟发生器的信号取自反相器的输入端,故采用外部时钟源时,接线方式为外时钟信号接到XTAL1而XTAL2悬空。

相关推荐

∧LPH∧是药品的什么标志

logo设计 2023-12-17

标志为大写g的游戏公司

logo设计 2023-12-16

中国银行徽标的意义是什么

logo设计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