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9:49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网络工程师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和前景的职业,如果你对互联网感兴趣,那么完全可以朝这个就业的方向和专业去发展。但想要成为一名成功者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有关网络的知识,其次你还要通过时间和实践来稳固你的专业技能。在此之前必须要通过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的考试,而考试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大,如果没有真诚的毅力和决心的话,是很难成功的。
1.必须具备的技能
通过等级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件硬件安装调试等工作。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可以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并且可以高效可靠安全的管理网络资源。一般网络工程师能够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能力较高的工程师海南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等级的工程师,一定要深刻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熟知各种服务器的基本知识。
2.工程师兼职的概念
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网络不过就是通过拨号上上网聊聊天,看个新闻或者是电影,当然更,高一层次的理解就是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组建局域网等等。但其实网络工程师所具备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工作内容也远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工程师除了具备上述所提的所有的有关电脑维护能力之外,真正的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工程师们都需要完整的知道计算机网络系统如何工作,网络中最核心的路由器技术和交换技术,要掌握网络安全管理知识,并了解一个网络应用的建设过程,且能够熟练的配置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的It系统。
总的说起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是非常难的,不过好在现在网络工程师有专门侧重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的工程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具体去选择哪一个专业,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在同级别的高级资格里,系统架构师同系统分析师、网络规划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相比较而言,技术难度是最高,技术难度更高点,知识面更广阔点,专业深度很深些,更偏重技术研发; 考试有三个科目: 系统知识选择题 架构分析案例分析题 设计论文论文写作 先把考试大纲看一遍,心里有个底,那些要考那些不要考,然后就是多做题目,希赛的题库不错,有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多总结归纳,还有就是论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纲要。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辅导教程》——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施游、桂阳、胡钊源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全书内容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了细化和深化。现在里考试还有3个多月。花2个月时间看书是没问题的。这本书最好是能看个3篇,第一篇通读,第二篇精读,第3篇略读。你可以同时参加希赛的网络规划设计师培训,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疑点或难题都可以去问老师。再每天看一篇论文范文,自己也可以拿出纸笔简要的总结出这篇范文的大纲。最后一个月就需要集中做题了。每天做一套完整的试题,当作测试。
高级资格报名费用为200元;中级资格报名费用为170元;初级资格报名费用为160元(信息处理技术员220元)。因报名地域和时间的不同,报名费用会略有差别,以当地当时为准。 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网络工程师分硬件网络工程师和软件网络工程师两大类,硬件网络工程师以负责网络硬件等物理设备的维护和通信;软件网络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的维护和应用。
通过网络工程师等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 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网络工程师属于软考的中级科目,对应的高级科目就是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难度对于你来说肯定就是要小一些;网规要考三门,分别是综合知识、案例分析以及论文,论文是难点,你需要重点复习;考前准备还是必须的。
考前要多看历年考试优秀论文范文,总结范文写作技巧,找到写作套路,并在考前自己动手写几篇论文练练手。
还有就是平常要多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些应用到论文中可成为加分项,也能避免考题中出现某些新技术而自己不知道的情况。
2020年—2025年五年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持续治理生态环境;发展高质量现代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实施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优化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