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21:53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台湾本土老一辈:陈绍华设计公司:陈绍华非台湾本土老一辈:北京智威汤逊/中乔广告公司执行创意总监:薛振添新生代:聂永真个人觉得最牛的平台: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
陈汉民,1931年生于上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平面设计泰斗,国际平面设计大师。
平面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家、教育家。
他的设计涵盖了标志、招贴、徽章等领域,是中国现代设计史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之一光华龙腾奖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靳埭强(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男,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1957年定居香港。先为学徒,后做裁缝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 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多平面摄影机技术 这是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在1936年发明出的一种动态效果摄影技术,通过背景一层层的分布,从而在运动中制造出更加真实的效果(比如,随着人物的行走,背景上的物体能有层次的随之运动与变化)。
你也许不理解什么是包豪斯设计风格设计,但它几乎无处不在,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每天都排长龙,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宜家家居 ▼
我们日常能看到的,从塑料餐盒、男女卫生间标识,甚至小到音箱,都是20世纪初包豪斯运动的产物。 ▼
丹麦音响B&O采用包豪斯风格
甚至,临近年会每个人都想抽中,睡觉都令人念念不忘的 iPhone X~ ▼
不仅iPhone X,苹果家族所有的产品,手机、电脑、iPad,都洋溢包豪斯情怀▼
说到苹果,我不得不提,我是它的死忠粉。
第一次接触苹果,是在2009年。我那会还在报社实习,报社给每个记者都配了一台 iPhone 3 ,这在当时是个大新闻了,因为那时普遍用彩铃手机,简单、顺畅、智能的苹果手机属于高级奢侈品
。报社这举动令不少媒体同行艳羡,还有记者大肆报道了。
作为学艺术的我,当然对简约设计的苹果更是一见钟情啊!还刺激了我要赶紧转正,领取人生第一部苹果手机!
很幸运,我转正后有了稳定收入,我能买得起任意一款苹果产品
了,你现在看的这篇文章,就是我在苹果电脑上敲出来的呢。我对苹果的疯狂着迷,连好长一段时间枕边书都让给了《乔布斯传》
。
年轻的乔布斯(1955年-2011年)
书里面提到,乔教主之所以能设计出这么牛的产品,审美哲学来源于包豪斯“少就是多”的理念。▼
从26岁开始,乔布斯每年都参加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年度国际设计大会,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简洁、实用的包豪斯风格
产品,一见倾心,下定决心要一款科技感十足,看上去简单、纯白漂亮的产品。
他成功了。
那么,连乔布斯都一见倾心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百年老字号”包豪斯
究竟有什么来头?
包豪斯的创办,
离不开这个关键的创始人
▼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883-1969年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变成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建筑师,带着极大的热情致信德国政府,畅谈战后的德国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提议政府尽快建立一所建筑设计学校。而当时的人们认为建造医院、民居才是头等大事,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
这位建筑师就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时年36岁。
1919年初,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名一所学校为包豪斯“Bauhaus”,在德语中“Bau”的意思是“建造”,而“haus”是指“房子”。
下面白色房子是包豪斯学院,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
毫不夸张地说,包豪斯改变了整个世界近百年的生活潮流!而格罗皮乌斯,用现在流行的互联网术语,就是里面的 KOL(关键意见领袖 Key Opinion Leader)。
如果要详细介绍包豪斯,恐怕要讲三天三夜。简单地说,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观点:
➊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➋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➌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有点高深?别急,我来逐一介绍。
-
少即是多
-
包豪斯提倡「少即是多
」的设计理念,强调化繁为简
,达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在包豪斯风格之前,流行的设计风格是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有点权贵的感觉。
14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家具
17-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家具
19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家具
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家具——《绝代艳后》(1938版)
这些繁华的图案看着很漂亮,但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
,无法适应当时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
那么,包豪斯提倡的让设计回归到设计本身,强调实用性、功能性
,让所有阶层的人群,都能买得起
最简洁的产品。
包豪斯时期的家具-钢管椅 1927年 密斯·凡·德罗
包豪斯时期的家具-巴塞罗那椅 1929年 马塞尔·布劳耶
- 设计要考虑用户感受 -
包豪斯提倡,设计最应该关注的是人的感受,而不是漫无边际的产品。
说得直白些,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接受
。如果设计不被人接受,这就是不成熟的、失败的设计。这就像我们写公号的文章一样,少说陈腔滥调,只有真诚说人话,才能打动读者。
包豪斯时期的平面设计
- 根据用户需求去改进
-
就是不管什么情况,设计都必须保持相对的理性/科学,追随自然与客观的原则,不能闭门造车。
所有的设计都必须永远以人为本
,以市场为根基做出更适合用户的设计,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改进。
Arne Jacobsen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只有三条腿,用最少的用料满足稳当座椅的功能。
就这样,包豪斯带着工业时代的气质,告别权贵宗教气息满满的维多利亚时代,这种实用、简约、美观、实惠
的设计风格,足足流行了100年,还越来越受大众欢迎,成为佛系、断舍离的鼻祖!
如果说时尚是一次次的经典轮回
,生活方式也是!
格罗皮乌斯(1887—1969)
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
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他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体现了他对结构——空间——形式的见解。一方面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
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他反对袭用传统建筑样式,主张创新,但不是从现代工业化社会出发,认为20年代现代建筑把新建筑引入歧途。他在创作方法上重视内外空间的交融,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注意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同自然环境的结合是他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提出“有机建筑”论。他的代表作品如草原式住宅,拉金办公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
1、朱赢椿
现任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并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朱赢椿所设计和任美术编辑的图书近两千余本,其中获国内外装帧设计奖图书近100本,获奖作品不仅在国内同行中位居领先地位,还曾连续两次获业内国际最高奖。
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个人书籍设计作品曾在德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朱赢椿的书籍设计作品获得国际最高奖,不仅使国际同行认可了中国的图书设计作品,也使得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的图书装帧设计。
2、吕敬人
1947年生于上海。书籍设计大师、插图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3、陈幼坚
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4、萧远海(Ocean Xiao)
197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品牌设计师,中国杰出青年设计师 ,资深品牌设计师,“萧远海品牌设计机构”创始人,荣获“中国品牌形象设计大奖”、“中国之星设计大奖”等权威奖项。
5、王序
1955年出生于广东潮安,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1986-1995年于香港任职平面设计师,并曾担任香港设计师协会执行委员。
日前,世界知名教育咨询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排出了关于arts and design(艺术设计)方向的院校榜单,其中不乏某些知名综合大学和理工科大学上榜,那么艺术类院校在此份榜单中的表现如何呢?据此整理出了世界艺术类院校的TOP 10供小伙伴们参考。
艺术类院校TOP 10
1.Royal College of Art皇家艺术学院
2.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t The New School帕森斯设计学院
3.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罗德岛设计学院
4.Pratt Institute普瑞特艺术学院
5.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伦敦艺术大学
6.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芝加哥艺术学院
7.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加州艺术学院
8.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9.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10.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1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1.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简称RCA)
院校成立于1837年,被誉为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师的摇篮。作为世界级的艺术与设计学院,也是迄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皇家艺术学院没有本科阶段,仅有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基于世界级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优秀的教职员工,学生,以及横跨三个世纪的杰出校友,学院的声誉享誉全球。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艺术类学术声誉’评估指标中,是全球唯一多年蝉联满分的学校。
2.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t The New School)
享誉世界的设计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服装设计学院。每年学校向世界各地的各大企业输送毕业生人才,当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们大都担任大型企业的重要设计职位,并把握着企业产品的设计风向标。
3.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简称RISD)
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建校于1877年,至今已有近140年的悠久历史。并在Business Insider的世界上最棒的25所设计学院中,RISD荣膺榜首,力压耶鲁、麻省理工、Pratt、SAIC等强校。
4.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
于1887年建立在美国纽约市是著名的艺术类院校之一,它是一所应用艺术型学校(APPLIED ART), 提供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珠宝设计、插图、数字艺术、创意写作、历史、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室内设计系排名全美第一。
5.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简称UAL,前称London Institute)
是一所位于英国伦敦的书院联邦制大学。由六间教授艺术、设计、时尚和媒体的学院组成。伦敦艺术大学是欧洲最大的艺术、设计、媒体传达和表演艺术的教育机构。
6.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简称SAIC)
建校于1866年,为当时在艺术学院方面的改革者,美国声望最高及评价崇高的艺术学院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荣誉及尊重。
7.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简称:CalArts)
是一所顶尖艺术学院,由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投资成立,创办于1961年,被全美六大地区认证协会之一的美国西部学校和学院协会(WASC)授权可颁发BFA及MFA 学位。至今约有五十余年历史,曾培养出无数的杰出艺术创作者,其专业艺术家、表演艺术工作者、电影制片、动画制作等创意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
8.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Goldsmiths是伦敦大学联盟的一份子,专攻传播媒体与文化创意、艺术课程。Goldsmiths的美术系更是英国首屈一指,孕育了许多YBA青年艺术家。自1990年以来,来自Goldsmiths的毕业生已经获得了超过30次的透纳奖提名并产生了7位得主。这和学校的学术风格完美的统一起来,追求创新。
9.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简称ACCD)
1930年成立是一所依托现代设计为基础的和艺术设计行业紧密相关的艺术学院。Art Center致力于培养以视觉艺术为职业的工作者以及艺术家。是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校之一。
10.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简称GSA)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成立于1845年,是英国久负盛名和最古老的顶级艺术学府,苏格兰地区的艺术桂冠,艺术设计名列世界十强名校,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享誉欧洲。学院下属3个学院,分别为设计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麦金托什建筑学院。
1、马克·纽森
马克·纽森,著名工业设计师,澳大利亚人,祖先移民自希腊及爱琴海一带,即是希腊人。它的作品有新秀丽11-3583-2006拉杆箱;获奖的设计Talby手机;Zvezdochka运动鞋;Strelka餐具;Ideal Standard浴室设计;Ideal Standard龙头等。
2、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是德国著名设计师,出生地麦克兰堡地区,它的主要作品是土豆系列招贴画。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
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3、路易吉·克拉尼
路易吉·克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在50年代,他就为多家公司设计跑车和汽艇,他的作品包括世界上第一辆单体构造的跑车BMW700。
克拉尼用他极富想象力的创作手法设计了大量的运输工具、日常用品和家用电器,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他设计了大量造型极为夸张的作品,希望通过更自由的设计实现想象中的形态,故被称为“设计怪杰”。
4、西摩·切瓦斯特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毕业于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1954年创立著名的波什平集团公司,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领导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他与福田繁雄、冈特兰堡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他的作品有《消除口臭》、《三分钱的歌剧》等,《三分钱的歌剧》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画册封面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主义的木刻、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歌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
5、杉浦康平
杉浦康平,平面设计大师、书籍设计家、教育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 亚洲图像研究学者第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
主要著作有:《来自维加阿尔的报道》、《亚洲的宇宙观》、《曼陀罗的世界》、《眼球中的曼陀罗》、《用立体看星星》、《日本形、亚洲形》、《文字的宇宙》、《文字的节日》、《圆相的艺术工学》。
1996年NHK电视台教育节目播放的《形状诞生》是综合了杉浦先生的创作原理而编成的,1997年出版发行。
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工业设计、珠宝设计、游戏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网页设计、系统设计、剧场设计、动漫设计、品牌设计、造型设计三维设计师、杂志封面设计师、包装设计师、形象设计师等领域。拓展资料设计师是对设计事物的人的一种泛称。通常是在某个特定的专门领域创造或提供创意的工作,从事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人。这些人通常是利用绘画或其他各种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工作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