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09:50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首先双击桌面上的excel图标打开excel。
2、在excel中输入做曲线拟合的数据。
3、选中所有输入的数据。
4、点击上边栏中的“插入”。
5、选择“插入”弹出框中的“图表”选项。
6、当弹出“图表向导”弹出框时,点击左边的“XY散点图”。
7、选择子图表类型中的第一个。
8、点击“图表向导”对话框最下方的“完成”。
9、此时会根据数据生成一个图表。
10、选择图表中的任意一个点,图表中的所有点都会被选中。
11、右键点击任意一个点,选择“添加趋势线”。
12、此时会弹出“添加趋势线”对话框,选择类型中的第一个。
13、点击“选项”,勾选下方的“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选项。
14、点击对话框下方的确定。
15、此时数据的曲线拟合已经做好。
资料拓展
曲线拟合:
实际工作中,变量间未必都有线性关系,如服药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疾病疗效与疗程长短的关系;毒物剂量与致死率的关系等常呈曲线关系。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曲线直线化是曲线拟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某些非线性的资料可以通过简单的变量变换使之直线化,这样就可以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变换后变量的直线方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此直线方程绘制资料的标准工作曲线,同时根据需要可将此直线方程还原为曲线方程,实现对资料的曲线拟合。
【方法】;把实验数据输入excel中,两个变量的最好做成两个竖排。选中所有数据,注意不要把文字也选上了。;在菜单栏中点“插入”,然后选择“散点图”下面的下拉菜单。;平滑曲线:;从菜单中选择自己需要的类型,一般选择既有数据点,又有平滑曲线的散点图。就能得到平滑曲线。;多项式拟合(线性,指数,幂,对数也类似):;(1)选取数据,插入,散点图,选择只有数据点的类型,就能得到第二张图所示的数据点。;(2)点击一个点,会选中所有数据点,然后点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趋势线”。;(3)在这里可以选择需要你和的曲线类型,如线性,指数,幂,对数,多项式。。选择多项式。再把下面的“显示公式”,“显示R平方”的复选框里打√,就能得到需要的曲线,公式,和相对误差。;图形格式设置:;(1)生成图形后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坐标轴名称,没有刻度等。打开菜单中的设计,点图标布局中的下拉菜单。;(2)会看到有很多布局类型的图标,选择自己需要的。比如,图中选的布局是常见的有标题,坐标轴名称的。;(3)坐标轴还需要设置:用鼠标点击坐标轴附近的区域,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 在这里可以进行详细地设置。
化学合成实验中经常需要考察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某次实验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同一条件下实验得到两组温度与压力相关数据,试分析它们与温度的关联关系,并对在不同反应器内进行同一条件下反应的可靠性给出依据。
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测量值变量之间的离散程度的指标。用于判断两个测量值变量的变化是否相关,即,一个变量的较大值是否与另一个变量的较大值相关联(正相关);或者一个变量的较小值是否与另一个变量的较大值相关联(负相关);还是两个变量中的值互不关联(相关系数近似于零)。设(X,Y)为二元随机变量,那么:为随机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p是度量随机变量X与Y之间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
注:本功能需要使用Excel扩展功能,如果您的Excel尚未安装数据分析,请依次选择“工具”-“加载宏”,在安装光盘中加载“分析数据库”。加载成功后,可以在“工具”下拉菜单中看到“数据分析”选项。
1.打开原始数据表格,制作本实例的原始数据需要满足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结果将给出其中任意两项的相关系数。
2.选择“工具”-“数据分析”-“描述统计”后,出现属性设置框,依次选择: 输入区域:选择数据区域,注意需要满足至少两组数据。
如果有数据标志,注意同时勾选下方“标志位于第一行”,分组方式:指示输入区域中的数据是按行还是按列考虑,请根据原数据格式选择:输出区域可以选择本表、新工作表组或是新工作簿。
3.点击“确定”即可看到生成的报表。可以看到,在相应区域生成了一个3×3的矩阵,数据项目的交叉处就是其相关系数。显然,数据与本身是完全相关的,相关系数在对角线上显示为1;两组数据间在矩阵上有两个位置,它们是相同的,故右上侧重复部分不显示数据。左下侧相应位置分别是温度与压力A、B和两组压力数据间的相关系数。
从数据统计结论可以看出,温度与压力A、B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0.95和0.94,这说明它们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而两组压力数据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998,这说明在不同反应器内的相同条件下反应一致性很好,可以忽略因为更换反应器造成的系统误差。
协方差的统计与相关系数的活的方法相似,统计结果同样返回一个输出表和一个矩阵,分别表示每对测量值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协方差。不同之处在于相关系数的取值在 -1 和 +1 之间,而协方差没有限定的取值范围。相关系数和协方差都是描述两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操作步骤
1. 打开原始数据表格,制作本实例的原始数据需要满足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结果将给出其中任意两项的相关系数。
2. 选择“工具”-“数据分析”-“描述统计”后,出现属性设置框,依次选择:
输入区域:选择数据区域,注意需要满足至少两组数据。如果有数据标志,注意同时勾选下方“标志位于第一行”;
分组方式:指示输入区域中的数据是按行还是按列考虑,请根据原数据格式选择;
输出区域可以选择本表、新工作表组或是新工作簿;
3.点击“确定”即可看到生成的报表。
可以看到,在相应区域生成了一个3×3的矩阵,数据项目的交叉处就是其相关系数。显然,数据与本身是完全相关的,相关系数在对角线上显示为1;两组数据间在矩阵上有两个位置,它们是相同的,故右上侧重复部分不显示数据。左下侧相应位置分别是温度与压力A、B和两组压力数据间的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