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数据处理 > E2预警机雷达有着怎样的性能?

E2预警机雷达有着怎样的性能?

2021-11-25 10:13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E-2预警机绰号“鹰眼”,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主要是在美国航母上使用,因此,无论是飞机结构,飞行特征以及雷达设备都是针对海上使用而设计研发。E-2预警机有数款改进型号,从E-2A/B/C/D,其中的D型是最新型号。E-2 舰载预警机的改进型号最突出的改进主要是雷达和探测系统的改进上,每一型都有不同的雷达改进课目,并且性能成阶梯状提升,这也反映出美国在雷达探测和电子技术上的优势。

E-2 是美国海军现唯一使用的舰载空中预警机。舰载机预警机不受地球曲率的限制,能够居高临下获得更广的探测范围和距离。E-2能够在距离航母数百公里的距离提供预警作业,指挥航母编队各舰船,航母上的舰载机进行防御作战任务,使航母的防御圈范围向外拓展,保证航母编队的安全。美军的通讯数据链传输技术非常先进,保证了E-2预警机和航母编队各舰船之间通过数据链无缝链接,实时传输敌情通报。

E-2预警机最重要的技术有数据链传输技术、雷达探测技术、控制管理系统。其中的雷达探测技术是E-2 预警机上的主要预警手段,在E-2预警机的机背上驮着一个直径7.3米的大盘子,这个大盘子就是E-2预警机的雷达天线罩,采用能够透过电磁波的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波性。E-2预警机的雷达并不是一个型号,没个型号都升级了雷达系统,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论。早期的E-2A型采用的是AN/APS-96型雷达,为机械扫描雷达天线,采用单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测距离约200公里左右,具备良好的抑制海上杂波干扰能力。但E-2A不适合在陆上使用,主要是雷达对陆地上的信号干扰无法适应,陆地上的信号干扰特征要比海上复杂的多,海面只需要率除海浪杂波就可以了,陆地上做不到,这是它的缺点。

E-2B预警机是为了解决在陆上使用所暴露问题的一个改进,1969年2月20日首度试飞,这一型的E-2预警机主要改进就是换装新的雷达系统,使用的雷达是具备陆上使用的APS-111雷达,这样机体保证了E-2预警机的作业范围,符合美国军事装备通用化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换装了新的电脑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这个阶段也是电脑系统发展的快速期。E-2B的水平尾翼和两端的垂直尾翼面积也进行了增大,使E-2B的飞行稳定性更加可靠和安全。从使用上看,这个型号的E-2依然不胜任陆上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E-2C是E-2B的再次改进型号,主要改是针对雷达进行改进,包括配套的新设备,E-2C的改进幅度比较大,除了把主雷达换装成了AN/APS-120雷达,随后换装AN/125/138/139/145等等数个雷达型号,而且新安装了一套AN/ALR- 59型被动雷达探测系统,后来又升级为AN/ALR-73被动探测系统。ALR-73被动雷达探测系统有效接收电磁信号的距离达到了740公里以上。被动雷达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而是接收射入的雷达电磁波信号,解算出对方的目标信息。

E-2C的APS雷达采用数字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动目标检测(MTD)取代MTI,天线拥有7800个组件构成,采用背靠背形式的八木端射阵列,有主天线和小型八木阵列天线组合而成。能自动对约600个独立目标进行跟踪并提供40个突袭任务和不同形式的截击方式。从1990年以后E-2C又换装了AN/APS-145雷达,对飞机等目标的探测距离约为500公里以上。不过对陆地上的目标探测依然受限于杂波的干扰问题,实际并不理想,只能算是具备一定的陆上对地探测能力。

E-2D重点是对雷达升级改进,这次换装了AN/APY-9型雷达,这款雷达是一款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先进超高频相控阵雷达。使用被动式固态电子扫瞄阵列天线,也就是旋转电子扫瞄天线,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波束角度为120度扇面,通过机械转动实现360度全向探测。这款雷达每分钟旋转4.5~6圈,最大探测距550公里以上。E-2D的改进还在机体上,采用新设计的结构,新材料,虽然外表变化不大,内部该变很大,特别是计算机系统都是最新科研成果,成为一款新的预警机,因此,也称为超级鹰眼。(关于探测距离仅供参考,美军也没有对外透露过,基本都是预估)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推荐

车联网企业国内有哪些?

数据处理 2023-12-23

注册计量师-请教贴

数据处理 2023-12-19

逆光照片怎么处理

数据处理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