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14:07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内容提要:【edate函数的使用方法】
函数语法
1EDATE(start_date,months)参数说明:start_date:表示起始日期的日期。months:表示start_date 之前或之后的月份数。
函数实例—Ø 计算还款日期
1、在C2中,输入=EDATE,在你输入的过程中,系统会显示与输入字母匹配的函数供你选择,选择你需要的函数即可。
2、为该函数的参数引用相对应的数据,C2中,start_date引用A2单元格,months引用A3单元格。
3、向下填充单元格以复制上面C2单元格的公式。公式运算的结果显示如下:需要注意的是:当months为小数时,则后面的小数位均省略,只保留整数部分进行运算。
函数实例—Ø 计算出生日期
1、在D2中,输入=EDATE(),start_date引用B2单元格,然后,输入参数分隔符逗号(,)或分号(;)。『Excel for windows 参数的分隔符是逗号(,);而Excel for Mac 参数的分隔符是分号(;)。』
2、EDATE函数的参数months是月份数,而这里年龄为年份,所以年龄需要×12;而出生日期在今年的生日日期之前,所以months参数应该为负数,所以D2单元格的months参数是PRODUCT(-C2;12)。
3、向下填充单元格以复制上面D2单元格的公式,公式运算的结果显示如下。
运用条件函数If
第一步:打开工资表,在实发工资下面输入=IF(B2=“初级”,G2+20,IF(B2=“中级”,G2+50,IF(B2=“高级”),G2+70))。
注:(B2代表职称;G2代表应发工资)。
第二步:回车,向下快速填充即可。
在公式中输入=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为条件区域。Criteria是求和条件。Sum_range 为实际求和区域。
例如:
选中F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2,C2:C19),输入公式完成后,直接按enter键,即可统计出办公软件栏目的总流量。
选中F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3,C2:C19),输入公式完成后,直接按enter键,可以求得网站运营栏目的总流量。
选中F4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4,C2:C19)可以求得电脑医院栏目的总流量。
选中F5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5,C2:C19)可以求得工具软件栏目的总流量。
选中F6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B2:B19,E6,C2:C19)可以求得网络安全栏目的总流量。
1、打开原始数据表格,制作本实例的原始数据要求单列,请确认数据的类型。本实例为压力随时间变化成对数据,在数据分析时仅采用压力数据列。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平均值的求取需要一定的数据量,那么就要求原始数据量不少于求取平均值的个数,在Excel中规定数据量不少于4。
2、选择“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后,出现属性设置框,依次选择:
输入区域:原始数据区域;如果有数据标签可以选择“标志位于第一行”;
输出区域:移动平均数值显示区域;
间隔:指定使用几组数据来得出平均值;
图表输出:原始数据和移动平均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来显示,以供比较;
标准误差: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移动平均数据)的标准差,用以显示预测与实际值的差距。数字越小则表明预测情况越好。
3、输入完毕后,则可立即生成相应的数据和图表。
根据要求,生成的移动平均数值在9:02时已经达到了15.55MPa,也就是说,包含本次数据在内的四个数据前就已经达到了15MPa,那么说明在8分钟前,也就是8:56时,系统进入反应阶段;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知道,反映阶段结束于9:10,反应阶段时间区间为8:56-9:10,共持续14分钟。
单击其中一个单元格“D6”,可以看出它是“B3-B6”的平均值,而单元格“E11”则是“SQRT(SUMXMY2(B6:B9,D6:D9)/4)”,它的意思是B6-B9,D6-D9对应数据的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再取平方根,也就是数组的标准差。
1、函数名称:SUM
SUM是excel函数中最为常用的函数之一,sum函数分别出现在数学函数、全部函数两个类别中,默认的“常用函数”中也有。
sum函数的语法形式为: sum(number1,number2, ...)
例1、=sum(1,2,3) 结果为6,计算1、2、3三个数字的和;
例2、=sum(a1:a2) 结果为4,计算a1到a2单元格之和;
例3、=sum((1+2=3),(1+2),(a1:a2) 结果为8,因为(1+2=3)表达式的结果为真,在电脑中的结果为1,1+2表达式的结果3会被计算,a1到a2单元格之和4会被计算,所以最后的结果为8.
2、函数名称:AVERAGE
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7:D7,F7:H7,7,8),确认后,即可求出B7至D7区域、F7至H7区域中的数值和7、8的平均值。
实例:=AVERAGE(100,70) 返回结果: 85
3、函数名称:IF
主要功能:根据对指定条件的逻辑判断的真假结果,返回相对应的内容。
使用格式:=IF(Logical,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参数说明:Logical代表逻辑判断表达式;Value_if_tru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真(TRUE)”时的显示内容,如果忽略返回“TRUE”;Value_if_fals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假(FALSE)”时的显示内容,如果忽略返回“FALSE”。
4、函数名称:MAX
语法:MAX(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最多可以设置30个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值、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区域引用、定义的名称或返回数值的函数表达式。
在引用的单元格中,如果是字符串或逻辑值TRUE、FALSE,不参与计算。而将字符串输入到参数列表中,将返回错误值#Value,直接输入的TRUE,按1计算,直接输入的FALSE按0计算。
实例1: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则公式“=MAX(A1:A7)”返回96。
实例2:课时计算,一个教学班不足60人的按60人计算,超过60人的,每超过1人,课时增加0.006,公式为
=1+MAX(A1-60,0)*0.006
5、函数名称:MIN
主要功能: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小值。
使用格式:MIN(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求最小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输入公式:=MIN(E44:J44,7,8,9,10),确认后即可显示出E44至J44单元和区域和数值7,8,9,10中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