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logo设计 > 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设计(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设计(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2022-12-20 07:37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 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1、首先,打开数据库文件。

2、在【数据库工具】功能区的【关系】分组中单击“关系”按钮,系统弹出“关系”窗口。

3、在窗口内右击鼠标,选择”显示表”快捷菜单命令。

4、分别双击表“tOrder”、“tDetail”、“tEmployee”、“tCustom”和“tBook”,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5、选中表“tBook”中的“书籍号”字段,拖动到表“tDetail”中的“书籍号”字段上,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勾选“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

6、同样的,建立其它联系。

2. 两表之间实施参照完整性规则不包括

1、实体完整性:规定表的每一行在表中是惟一的实体。

2、域完整性:是指表中的列必须满足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约束,其中约束又包括

取值范围、精度等规定。

3、参照完整性:是指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的数据应一致,保证了表之间

的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了数据丢失或无意义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扩散。

4、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根据其应用环境的不同,往往还需

要一些特殊的约束条件。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即是针对某个特定关系数据库的约束

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与表有关的约束:包括列约束(NOT NULL(非空约束))和表约束(PRIMARY KEY、

foreign key、check、UNIQUE) 。

3. 建立一对一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ACCESS表之间一对多关系与参照完整性设置步骤如下。

1、点击菜单栏【数据库工具】下的【关系】。

2、添加需要建立关系的【字段】所包含的【表】,点击下面的【添加】就可以了。

3、点击【编辑关系】,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进行关系的选择编辑。

4、编辑完毕后,鼠标右键点击空白处,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保存】即可。

5、打开包含员工表和部门表的数据库。

6、选择【数据库工具】下的【关系】按钮。

7、弹出【显示表】按钮,选择员工表和部门表添加,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8、单击【员工表】中的【所属部门】字段,按住左键拖到【部门表】的【部门号】字段上释放左键。

9、在弹出【编辑关系】的对话框中勾选【设置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

10、关系视图完成。 这样ACCESS表之间一对多关系和参照完整性就设置好了。

4.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

1.点击菜单栏数据库工具,然后点击关系。

2.添加需要建立关系的字段中包含的表,然后单击下面的Add。

3.点击编辑关系,弹出对话框,选择并编辑关系。

4.编辑完成后,右键点击空格,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保存,

5. 表之间一对多关系是指

两张表之间是否有关系取决于所描述的实体,在设计时,就决定了表之间是否存在“一对多”或“一对一”关系。在VFP中,表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存在方式,表之间的永久性关系和表之间的临时性关系。

1.表之间的永久性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一种关系,不仅在运行时存在,而且一直保留。表必须在同一数据库中。永久性关系时通过索引建立的。在一对多关系中,主表必须有主索引关键字或者候选索引关键字,子表则使用普通索引关键字。在一对一关系中,两张表斗用主索引关键字或者候选索引关键字。

2.表之间的临时性关系:在打开的表之间用SET RELATION TO命令建立的,子表必须创建以外部关键字为索引表达式的索引,并把索引设置为主控索引,再在另一个工作区中打开主表,用命令建立临时关系。建立后就会使得子表的记录指正随父表记录指针的移动而移动。这种控制的实质是根据主表的关系表达式的值在子表的主控索引中进行快速定位。

6. 如何建立两表之间的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

建立表间关系,前提条件就是数据库里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

1,将表导入数据库(最好建个新数据库)

2,点这个图标,将你要需要的表添加进去(表要定义主键)

3,找两个表的相同字段,点其中一个表那相同字段,点完不要松开,按住不放,拖到另一个表的相同字段上,鼠标松开,就会弹出编辑关系窗口,参照完整性前打勾,再点创建,表间关系就创好了

4,如果关系建错了,就用右键点两个表之间的关系线,删除关系

7. 建立表之间一对多的关联关系

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创建”中“表格”中的“表设计”,打开表设计窗口。

2、按照需要设计表“1”的表结构,完成后关闭表设计, 命名表1为“1”按需求确定字段大小以及是否允许空填。

3、重复上述操作,建立表“2”。

4、单击“数据库工具”选项卡中“关系”中的“关系按钮”,打开“显示表对话框”。

5、在显示的两个表中,将“2”中的“数据”拖到“1”中数据字段上,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创建。建立关系完成,关闭“关系”窗口即可。

8. 如何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一个 多对多关系 可以转换成两个 一对多关系下面举例说明:有 学生表 与 选修课程表 多对多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 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需要新增加一个 学生选修课程情况表,2个字段(学生编号, 课程编号)然后 学生表 与 学生选修课程情况表 为 一对多关系.选修课程表 与 学生选修课程情况表 为 一对多关系.

9. 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管理

建立表间关系,前提条件就是数据库里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

1,将表导入数据库(最好建个新数据库)

2,点这个图标,将你要需要的表添加进去(表要定义主键)

3,找两个表的相同字段,点其中一个表那相同字段,点完不要松开,按住不放,拖到另一个表的相同字段上,鼠标松开,就会弹出编辑关系窗口,参照完整性前打勾,再点创建,表间关系就创好了

4,如果关系建错了,就用右键点两个表之间的关系线,删除关系

10. 建立两表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实施参照完整性 一般是 创建外键 表关联的时候使用. 我以一个 例子来说明。 例如 有2个表。 一个班级表, 一个学生表 班级表 ( 班级编号, 班级名称, 班级其他字段... ) 学生表 (学号, 所属班级编号, 学生名, 学生其他字段 ...)

当在 班级表 与 学生表 之间, 创建一个 关联的时候, 也就是 学生表的 “所属班级编号” 与 班级表 的 “班级编号” 建立关联的时候。 "实施参照完整性" 意味着, 当你向 学生表插入数据的时候, 如果输入了一个 班级表里面, 还没有的 班级编号, 那么 数据库将报错, 不允许你这么做。 也就是如果 班级表有 1,2,3 共三个班级。

而你插入了一个 学生 张三, 所在班级是 5班的。 那么数据库直接报错了。 这就是 "实施参照完整性" 的效果。 目的是为了避免,数据库中, 产生垃圾数据。 也就是如果软件开发人员, 在写程序的时候,不小心,忘记检查某些数据合法性的情况下, 数据库最底层,还能做最后一次检查。

相关推荐

∧LPH∧是药品的什么标志

logo设计 2023-12-17

标志为大写g的游戏公司

logo设计 2023-12-16

中国银行徽标的意义是什么

logo设计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