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01:26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我是医院的 上级医院是不承认下级医院的任何检查的 第一 上级医院的医疗器械肯定比下级医院更精细 结果更准确 第二 就是怕有医疗纠纷 因为 如果你在下级医院做的结果 上级医院不再做一次检查 直接给你治疗 万一出了什么后果 上级医院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 因为检查都是下级医院做的 而家属出了事情 当然会怪医院 怎么不重做检查 家属只会说 我们又不懂 这一家话能把全部医疗人员给憋死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问我:“张大夫,我舅舅高脂血症,一直在吃着他汀类药物,今天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了,他问我是不是要把他汀类药物停用一段时间?”我想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他一个人遇到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大家可能困惑过、纠结过,或者为此专门去医院咨询过。张大夫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尤其是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够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脂溶性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后经肝脏清除。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在关注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实际上,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是非常小的,据报道,他汀类药物治疗引起转氨酶(主要为ALT和AST)升高发生率约为0.5%~2.0%,而且这些转氨酶的升高都是轻度的升高(不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临床上普遍认为这不能认为是药物的肝脏毒性,可以在密切随访肝功能变化的同时,继续治疗。
而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则应该考虑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密切观察肝转氨酶变化,并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一些保肝药物。
因此,如果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大部分患者还可以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但仍应密切随访肝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