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0:04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1、INDEX MATCH
用法:=INDEX(要返回内容的区域,MATCH(查询值查询区域,0))
作用:MATCH返回查询值在查询区域中所在的位置。INDEX根据位置信息返回数据区域中对应位置的内容。二者结合,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实现任意方向的数据查询。
2、VLOOKUP
用法:=VLOOKUP(查询值,在哪个区域找,返回该区域中第几列的内容,匹配方式)
作用:根据查询内容,返回与查询值处于同一行中的其他列的信息。
3、COUNTIFS
用法:=COUNTIFS(条件区域1,指定的条件1,条件区域2,指定的条件2......)
作用:统计符合多个指定条件的个数。
一、首先要消除对函数的畏难、畏惧心理。
要树立一个信念:函数并不复杂,并不高级,
函数,它只是字符串而已,
函数,它只是特定的字符串而已,
函数,它只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字符串而已
函数,它只是要求特定格式、具有特定功能的字符串而已
函数和下面的瑞士军刀一样,
瑞士军刀有不同的组件,每个组件有特定的形状,特定的作用,函数和上面瑞士军刀的每一个组件一样,有特定的形状(参数)、有特定的作用(用途)。
比如SUM函数,sum在英文里就是总和、总数的意思,在Excel里只要我们在单元格里按照特定的格式输入这个字符串,就可用它来求和,
这个格式就是:
SUM(参数1,参数2,......)
参数可以是单元格区域,也可以是数字、名称或其他函数的计算结果。
其他函数类似,不一一列举。
二、先从工作中最需要的函数学起
学东西可以慢慢来,但必须得从最需要的知识学起。因为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得有激励,得有正向反馈,就象小狗学习站立或握手一样,做对了,如果有肉吃有骨头啃,它才会有动力去做。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照本人龙逸凡提出的五头理论:
学东西,一定要有由头,要有需求,没有实际需求,为了学而学,是不会长久的。
有了由头还不行,最好还要吃点苦头,因为有需求,但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吃点苦头,才更有动力去学习。
通过学习,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效率,尝到了甜头,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劲头,只有这样,学习才有奔头。
我们学函数,如果从能解决工作中问题的函数入手,这样才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比如:你工作中,需要将其他部门数据引用到你表格中,那么你就应该先学习vlookup函数,如果你经常要按照一定的条件求和,那么,就先学习SUMIF函数
三、要摸清函数的脾气
从形式上看,函数都是特定格式的特定字符串,实际上,它在后台有很多运算代码,Excel会将我们输入的参数,进行相关的运算后,将其结果反馈出来。由于运算代码是固定的,它有它的运算规则,所以对参数的要求上各不相同,比如:
lookup向量形式时,要求查找区域中的值必须按升序排列,它的查找方法是二分法。
Vlookup要求查找对象,必须在查找区域中的第一列。
我们要掌握这些函数,必须得摸清它们的脾气,要不然,肯定是学不好的。
虽然每个函数有特定的格式,但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它们的参数都可以是其他函数的计算结果。也就是说,函数可以嵌套的,但嵌套有层级限制的, Excel 2003版最多7层,2007版以后最多64层。
我推荐您到excel home网站去学习,上面有很多视频教程和图文资料,可以帮助你学习。
excel表格的函数有以下几种:
1、SUM函数:SUM函数的作用是求和。函数公式为=sum()
例如:统计一个单元格区域:=sum(A1:A10) 统计多个单元格区域:=sum(A1:A10,C1:C10)
2、AVERAGE函数:Average 的作用是计算平均数。函数公式为=AVERAGE( )
例如:计算多个单元格的平均值=AVERAGE(A1:A12)
3、count函数:作用是计算单元格个数 。函数公式为=COUNT( )
例如=COUNT(A1:A12)
4、IF函数:IF函数的作用是判断一个条件,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返回指定值。
IF函数公式为:=IF(逻辑判断,为TRUE时的结果,为FALSE时的结果)
例如:给出的条件是A1>A5,如果比较结果是TRUE,那么IF函数就返回第二个参数的值;如果是FALSE,则返回第三个参数的值。=IF(A1>A5,1,2)
5、NOW函数和TODAY函数:NOW函数返回日期和时间。TODAY函数则只返回日期。
NOW函数和TODAY函数都没有参数,只用一对括号即可:=NOW()=TODAY()
假如说,要计算某项目到今天总共进行多少天了?=TODAY()-开始日期,得出的数字就是项目进行的天数。
6、VLOOKUP函数:VLOOKUP函数用来在表格中查找数据。
函数的语法公式是:=VLOOKUP(查找值,区域,要返回第几列的内容,1近似匹配 0精确匹配)
扩展资料:
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发布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
取绝对值=ABS(数字)。取整=INT(数字)。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公式:C2=IFERROR(A2/B2,)。
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公式:C2=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公式:B2=COUNTIF(Sheet15!A:A,A2)。
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隔列求和公式:H3=SUMIF($A$2:$G$2,H$2,A3:G3)。
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单条件求和等等。
扩展资料:
Excel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用户界面特性,但它仍然保留了第一款电子制表软件VisiCalc的特性:行、列组成单元格,数据、与数据相关的公式或者对其他单元格的绝对引用保存在单元格中。
Excel是第一款允许用户自定义界面的电子制表软件(包括字体、文字属性和单元格格式)。它还引进了“智能重算”的功能,当单元格数据变动时,只有与之相关的数据才会更新,而原先的制表软件只能重算全部数据或者等待下一个指令。同时,Excel还有强大的图形功能。
1993年Excel第一次被捆绑进Microsoft Office中时,Microsoft就对Microsoft Word和PowerPoint的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这款当时极为流行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