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 04:52来源:m.sf1369.com作者:宇宇
姓名:崔升 学号:
【嵌牛导读】:
EM作为一种经典的处理大数据的算法,是我们在学习互联网大数据时不得不去了解的一种常用算法
【嵌牛鼻子】:经典大数据算法之EM简单介绍
【嵌牛提问】:EM是一种怎么的算法,其如何去观测其中隐变量的?
【嵌牛正文】:
1. 极大似然
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估计为用于已知模型的参数估计的统计学方法。比如,我们想了解抛硬币是正面(head)的概率分布θθ;那么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假如我们抛硬币1010次,其中88次正面、22次反面;极大似然估计参数θθ值:
θ^=argmaxθl(θ)=argmaxθθ8(1−θ)2θ^=argmaxθl(θ)=argmaxθθ8(1−θ)2
其中,l(θ)l(θ)为观测变量序列的似然函数(likelihood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sequence)。对l(θ)l(θ)求偏导
∂l(θ)∂θ=θ7(1−θ)(8−10θ)⇒θ^=0.8∂l(θ)∂θ=θ7(1−θ)(8−10θ)⇒θ^=0.8
因为似然函数l(θ)l(θ)不是凹函数(concave),求解极大值困难。一般地,使用与之具有相同单调性的log-likelihood,如图所示
凹函数(concave)与凸函数(convex)的定义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凹函数“容易”求解极大值,凸函数“容易”求解极小值。
2. EM算法
EM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是在含有隐变量(latent variable)的模型下计算最大似然的一种算法。所谓隐变量,是指我们没有办法观测到的变量。比如,有两枚硬币A、B,每一次随机取一枚进行抛掷,我们只能观测到硬币的正面与反面,而不能观测到每一次取的硬币是否为A;则称每一次的选择抛掷硬币为隐变量。
用Y表示观测数据,Z表示隐变量;Y和Z连在一起称为完全数据( complete-data ),观测数据Y又称为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data)。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
P(Y|θ)=∑ZP(Z|θ)P(Y|Z,θ)P(Y|θ)=∑ZP(Z|θ)P(Y|Z,θ)
求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θ^=argmaxθlogP(Y|θ)θ^=argmaxθlogP(Y|θ)
因为含有隐变量,此问题无法求解。因此,Dempster等人提出EM算法用于迭代求解近似解。EM算法比较简单,分为两个步骤:
E步(E-step),以当前参数θ(i)θ(i)计算ZZ的期望值
Q(θ,θ(i))=EZ[logP(Y,X|θ)|Y,θ(i)]Q(θ,θ(i))=EZ[logP(Y,X|θ)|Y,θ(i)]
M步(M-step),求使Q(θ,θ(i))Q(θ,θ(i))极大化的θθ,确定第i+1i+1次迭代的参数的估计值θ(i+1)θ(i+1)
θ(i+1)=argmaxθQ(θ,θ(i))θ(i+1)=argmaxθQ(θ,θ(i))
如此迭代直至算法收敛。关于算法的推导及收敛性证明,可参看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及Andrew Ng的《CS229 Lecture notes》。 这里 有一些极大似然以及EM算法的生动例子。
3. 实例
[2]中给出极大似然与EM算法的实例。如图所示,有两枚硬币A、B,每一个实验随机取一枚抛掷10次,共5个实验,我们 可以 观测到每一次所取的硬币,估计参数A、B为正面的概率θ=(θA,θB)θ=(θA,θB),根据极大似然估计求解
如果我们 不能 观测到每一次所取的硬币,只能用EM算法估计模型参数,算法流程如图所示:
隐变量ZZ为每次实验中选择A或B的概率,则第一个实验选择A的概率为
P(z1=A|y1,θ(0))=P(z1=A|y1,θ(0))P(z1=A|y1,θ(0))+P(z1=B|y1,θ(0))=0.65∗0.450.65∗0.45+0.510=0.45P(z1=A|y1,θ(0))=P(z1=A|y1,θ(0))P(z1=A|y1,θ(0))+P(z1=B|y1,θ(0))=0.65∗0.450.65∗0.45+0.510=0.45
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可依次求出隐变量ZZ,然后计算极大化的θ(i)θ(i)。经过10次迭代,最终收敛。
4. 参考资料
[1] 李航,《统计学习方法》.
[2] Chuong B Do & Serafim Batzoglou, What is the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3] Pieter Abbeel, Maximum Likelihood (M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 .
[4] Rudan Chen, 【机器学习算法系列之一】EM算法实例分析 .
大数据分析之聚类算法
1. 什么是聚类算法
所谓聚类,就是比如给定一些元素或者对象,分散存储在数据库中,然后根据我们感兴趣的对象属性,对其进行聚集,同类的对象之间相似度高,不同类之间差异较大。最大特点就是事先不确定类别。
这其中最经典的算法就是KMeans算法,这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主要思想是:在给定K值和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的情况下,把每个点(亦即数据记录)分到离其最近的类簇中心点所代表的类簇中,所有点分配完毕之后,根据一个类簇内的所有点重新计算该类簇的中心点(取平均值),然后再迭代的进行分配点和更新类簇中心点的步骤,直至类簇中心点的变化很小,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本身思想比较简单,但是合理的确定K值和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对于聚类效果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聚类算法实现
假设对象集合为D,准备划分为k个簇。
基本算法步骤如下:
1、从D中随机取k个元素,作为k个簇的各自的中心。
2、分别计算剩下的元素到k个簇中心的相异度,将这些元素分别划归到相异度最低的簇。
3、根据聚类结果,重新计算k个簇各自的中心,计算方法是取簇中所有元素各自维度的算术平均数。
4、将D中全部元素按照新的中心重新聚类。
5、重复第4步,直到聚类结果不再变化。
6、将结果输出。
核心Java代码如下:
/**
* 迭代计算每个点到各个中心点的距离,选择最小距离将该点划入到合适的分组聚类中,反复进行,直到
* 分组不再变化或者各个中心点不再变化为止。
* @return
*/
public List[] comput() {
List[] results = new ArrayList[k];//为k个分组,分别定义一个聚簇集合,未来放入元素。
boolean centerchange = true;//该变量存储中心点是否发生变化
while (centerchange) {
iterCount++;//存储迭代次数
centerchange = false;
for (int i = 0; i < k; i++) {
results[i] = new ArrayList<T>();
}
for (int i = 0; i < players.size(); i++) {
T p = players.get(i);
double[] dists = new double[k];
for (int j = 0; j < initPlayers.size(); j++) {
T initP = initPlayers.get(j);
/* 计算距离 这里采用的公式是两个对象相关属性的平方和,最后求开方*/
double dist = distance(initP, p);
dists[j] = dist;
}
int dist_index = computOrder(dists);//计算该点到各个质心的距离的最小值,获得下标
results[dist_index].add(p);//划分到对应的分组。
}
/*
* 将点聚类之后,重新寻找每个簇的新的中心点,根据每个点的关注属性的平均值确立新的质心。
*/
for (int i = 0; i < k; i++) {
T player_new = findNewCenter(results[i]);
System.out.println(第+iterCount+次迭代,中心点是:+player_new.toString());
T player_old = initPlayers.get(i);
if (!IsPlayerEqual(player_new, player_old)) {
centerchange = true;
initPlayers.set(i, player_new);
}
}
}
return results;
}
上面代码是其中核心代码,我们根据对象集合List和提前设定的k个聚集,最终完成聚类。我们测试一下,假设要测试根据NBA球员的场均得分情况,进行得分高中低的聚集,很简单,高得分在一组,中等一组,低得分一组。
我们定义一个Player类,里面有属性goal,并录入数据。并设定分组数目为k=3。
测试代码如下:
List listPlayers = new ArrayList();
Player p1 = new Player();
p1.setName(“mrchi1”);
p1.setGoal(1);
p1.setAssists(8);
listPlayers.add(p1);
Player p2 = new Player();
p2.setName(mrchi2);
p2.setGoal(2);
listPlayers.add(p2);
Player p3 = new Player();
p3.setName(mrchi3);
p3.setGoal(3);
listPlayers.add(p3);
//其他对象定义此处略。制造几个球员的对象即可。
Kmeans<Player> kmeans = new Kmeans<Player>(listPlayers, 3);
List<Player>[] results = kmeans.comput();
for (int i = 0; i < resul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类别 + (i + 1) + 聚集了以下球员:);
List<Player> list = results[i];
for (Player p : list) {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 + ---> + p.getGoal()
}
}
算法运行结果:
可以看出中心点经历了四次迭代变化,最终分类结果也确实是相近得分的分到了一组。当然这种算法有缺点,首先就是初始的k个中心点的确定非常重要,结果也有差异。可以选择彼此距离尽可能远的K个点,也可以先对数据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K个簇之后,从每个类簇中选择一个点,该点可以是该类簇的中心点,或者是距离类簇中心点最近的那个点。